【常识积累】“中医”考点汇总.docx
《【常识积累】“中医”考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识积累】“中医”考点汇总.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常识枳累】“中医”考点汇总一、中医传统名家名著1、轩辕黄帝(针灸之祖)黄帝(先秦上古时代),公元前2717年一公元前2599年。传说色彩较重,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黄帝是华熨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熨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由黄帝与岐伯、雷公等托名汇集著作的夕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由灵枢机素间?两部分组成。黄帝内经是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托名黄帝。2、“战国名医扁鹊扁弼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今河北任丘人。由丁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上占神话的黄帝时
2、神医“榴鹄”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被称为华受医祖,世传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纪生:齐桓候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G史记战国策推崇其为脉学倡导者、先行者。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脓象。合称四诊。著有传统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一一难经(原名G黄帝八十一难经)3、“外科圣手”华佗华佗,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名寺,汉族,后汉末沛国谯(今安徵亳州)人“华佗与笊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神医”“华佗是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
3、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知醉,肠洗浣,缝鼓摩膏,施行典部手术。相传为西操做过珍治,为关羽刮骨疗伤。通过模仿虎、鹿、熊、狼、鸟(研)五种动物的动作,创编五禽戏。4、“医圣”张仲景“医圣”,张仲景与华佗、策奉共称“建安三名医”(对应时代,东汉末三国),需要注意的是“医圣”对应的是张仲景,而不是更有名的华佗。6伤寒杂病论及传世名著,要形成对应一一作者张仲景;首次记录“人工呼吸: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
4、,人民为了纪念张仲景,便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工这些医生也把自己开设的药店取名为“XX堂药店”,这就是中医药店称“堂”的来历。张仲景是在冬至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为了纪念他,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5、葛洪(预防医学的倡导者)一一肘后备急方、抱朴子(道教典籍)。葛洪(东晋),公元284年一364年,字稚川,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著有肘后缶急方瓦书中最早记载些传染病如天花、忐虫病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5、6、“药王”孙思地“院居终南二孙思邈身上可以贴上“道土”的标签,院居终南是唐朝院士的标配,时间上可以形成对应。“药王”,“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药王”李时珍。千金方,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创立脏病、腑病分类系统对应五脏概念“心肝脾肺肾”,一定要注意“胆不属于五脏,属于六附”,这个点考得特别多。夕唐本草,也称作新修本草瓦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成书于唐高宗年间。7、钱乙(儿科之祖)钱乙(北宋),字仲阳,北宋那州东平(今山东东平)人,约生于北宋仁宗至敏宗年间(约公元10321117年),享年82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识积累 常识 积累 中医 考点 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