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仆意识与公务员职业精神探讨.docx
《公仆意识与公务员职业精神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仆意识与公务员职业精神探讨.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公仆意识与公务员职业精神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在这种环境下,公务员伦理人格出现肯定程度的扭曲。因此,要提高现代公务员公仆意识,进一步加强培训I,重塑现代公务员伦理人格。国家公务员作为履行国家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主体,其精神状态、实力状况,干脆关系着执政优劣和民众祸福。公务员只有确立“为民用权、为民谋利”的执政理念,才能真正培育和弘扬人民所须要、所赞成的公务员精神,才能以惠及亿万人民的执政实绩,得到广阔人民的诚心拥护。一、现阶段公务员精神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颁布实施公务员法为标记,我国公务员制度日臻完善,国家公务员队伍整体素养逐步提升,公务员投身中国
2、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意识渐渐增加、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基本确立、职业道德体系初步形成、工作状态与精神面貌不断更新,这从总体上展示了国家公务员所应有的良好形象。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受多元化价值观影响,部分公务员在精神道德、价值追求等方面产生了不少问题,破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有的丑恶现象已对我们的事业基础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前,我们要敢于正视并深化剖析如下突出问题,这是订正错误、塑造公务员精神的前提。(一)公仆意识弱化,部分公务员精神素养滑坡。公务员姓“公”的身份意识、“为民服务”的职业意识、”为民谋利”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少数人重个人功利追求;有的奉献精神缺乏、志向信念丢失,工作形
3、式化、表面化,政绩短期化、泡沫化;有的蒙蔽领导、欺瞒群众、缺失诚信。(二)官本位文化仍有市场,官僚主义在肯定范围内呈抬头之势。当前,公务员队伍的主流文化是主动向上的。但不容回避的是,部分公务员骨子里信奉官本位哲学,崇上唯上,缺乏价值理性;极个别人言行不一、以权压法,漠视群众、脱离群众;官场潜规则侵蚀政府文化环境,灰色、懈怠等心情的文化潜流对主流文化造成了较大冲击,主流制度遭受文化基础松动、文化生态恶化的风险。(三)有的公务员执政价值理念错位,出现与民“变相”争利的现象。行政伦理道德等制约乏力,公务员违法腐败屡禁不止;公务员角色重叠、有权即用、刚好行乐的现象时有发生;人情条子多、人情电话多,执政
4、公允公正难。部分单位(地方)领导热衷于谋取小集团利益: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利益,进行馈赠或贿赂,“本位爱护主义”严峻,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南辕北辙。(四)个别人缺乏危机意识、思想颓废,与整个公务员队伍形象极不协调。详细表现为,不思进取、工作倦怠。一份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主持完成的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的报告表明:在接受调查的公务员群体中,9%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比例最高的职业。上述种种问题,究其根源,既有封建残余思想文化的影响,也有西方腐朽极乐文化及生活方式的侵蚀。深层次的缘由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法律等改革不配套,公共资源产权模糊、政企不分、权责不明、权力过分集中等
5、问题长期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资源配置权仍过度集中在政府、部门、官员手上,造成资源产出效益低下;政府文化建设滞后,公务员精神的正向激励不足;立法滞后,有的政策原则性强,缺乏可操作性。这在客观上为那些不良现象、不法行为供应了可乘之机。同时,公民的公共精神意识淡薄,失去了辨别是非、法与非法的实力和机会,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二、公务员精神的本质内涵与时代特征所谓公务员精神,广义上讲是指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中所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总和。狭义上讲,是指公务员行政道德伦理意识、活动、职业操守、看法及其规范的总称。从个体角度来看,公务员精神素养确定着公务员从事公务活动、履行服务职责的综合素养。
6、公务员精神素养主要解决是否“想”为公民服务的问题,公务员实力素养主要解决是否“能”为公民服务的问题。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实力素养过硬的先决条件,相对于实力素养而言,精神素养更带有根本性、基础性、导向性。公务员精神素养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正确的“老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新三观”(权力观、政绩观、荣辱观),其本质内涵是“为公爱国、执政为民”,其时代特征是开放性、竞争性、发展性。欲顺民意、得民心,执政者必需回答“培育和弘扬什么样的公务员精神”的问题。中心领导同志将当代公务员精神概括为“酷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四个方面,这是一个开放的、与
7、时俱进的价值系统(理论体系)。为实行好、发扬发展好这一论述精神,当前需从如下几方面切实把握其本质内涵:(一)为公爱国的民族精神。爱国,是公务员精神的基础;为公则是中国特色公务员精神的本质要求。在五千多年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英勇、自强不息的宏大民族精神。以“天下为公、公允正义、爱国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等为内核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公务员精神的继承来源,公务员精神的理论与实践将不断继承、丰富和发扬这种为公爰国的民族精神。(二)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执政者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的权力让渡,现代政府的核心职能是公共服务。从“君轻民贵”、“与民同乐”,到
8、以鱼水关系、舟水关系喻军民、干群及党群关系,体现了中国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从萌芽、发展,到不断深化的历史逻辑。在当代,其崭新内涵是“代表最广阔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利益因此,代表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忠于人民和谋取公共利益最大化,应当成为公务员精神的最高价值标准和根本价值取向。(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气。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中明确提出要“以崇尚科学为荣”。科学精神是正确相识客观世界并努力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有助于公务员的理智的发展。科学精神在公务员的思想、行为和实践过程中,应当表现为敬重现实、严谨务实的科学看法,体现出蓬勃向上、坚韧拼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仆 意识 公务员 职业 精神 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