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影响因素研究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用影响因素研究综述.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企业信用影响因素探讨综述企业信用影响因素探讨综述摘要:本文从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两个方面对影响企业信用的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为探究切实可行的企业信用管理机制和构建科学合理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以及授信主体对授信企业的评价供应参考。关健词:企业信用影响因素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一、引言社会信用体系由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部分组成。其中,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和核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既是信用信息的最大需求者和供应者,又是市场价格关系、供求美系、竞争关系的主体,企业行为对市场经济秩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企业信用管理中,企业信用水平的评价和衡量处于核心地位,也是企业信用管理的重
2、点和难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活动确定经济活动已成为经济的一个市要特征。然而,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严峻的诚信缺失状态,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问题导致的干脆和间接经济损失约6OOO亿元,企业信用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和完善经济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须要。二、企业信用影响因素分析(一)影响企业信用的财务因素付英(1997)对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作了初步探讨,从外部环境、企业概况、财务状况、生产实力、信托条件五个方面入手,提出构建企业信用评价所关注的指标。任永同等(2001)在探讨信用担保的过程中,提出从企业基础素养、财务状
3、况、创新实力、成长和发展实力四个方面来分析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范柏乃等(2003)在介绍了国外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选取了28个指标,最终建立了由企业素养、偿债实力、经营实力、创利实力和成长实力五个方面15个指标构成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王华琴(2005)利用我国内地上市公司大样本进行实证探讨,选用了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增长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财务指标事关企业生死攸关。李萌(2005)在分析了国外企业信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r以企业偿债实力、盈利实力、流淌性、成长性指标、资产管理效率指标、资本结构与财务杠杆指标、资本市场表现指标、资产质量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的评价指标,并用1.og
4、it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筛选,进而建立了商业银行信用评价体系。李志辉等(2005)利用我国某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客户财务信息和违约数据,以上市公司未按时偿还贷款的比率作为信用风险凹凸的衡量标准,并选取速动比率、流淌比率、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等指标反映企业偿债实力,来构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夏银桂等(2008)实证检验了企业内部因素对企业信用的影响。探讨发觉,企业规模、销售增长率、销售净利率及流淌资产大小,与企业信用的运用呈显著正相关,表明企业经营状况对企业信用的获得有重要膨响。谭中明(2009)从经营者素养、企业素养、发展前景、偿债实力、盈利实力、现金流量分析、营运实力、创新实力、成长实力和履约状况等
5、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模型。吴晓楠等(2010)认为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量不仅仅取决于核心指标,还受到营运实力、成长实力、盈利实力、偿债实力的影响,其探讨指出企业的流淌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同比增长率五个指标对企业信用有确定性的影响。文建奇(2011)从供应与需求两个角度对企业信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信用的供应与需求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企业规模、盈利实力、股权性质等因素对企业信用需求方有显著影响,而流淌比率、成长性、财务杠杆等因素对企业信用供应方有显著影响。(二)影响企业信用的非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作为企业信用评价的重要
6、组成部分,与企业的财务因素相互卬证、相互补充,为企业信用评价供应充分的依据。所以在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价时将非财务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将有助于提高企业信用评价的精确性。国外学者Bergereta1.在其探讨中发觉,在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时,假如能够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比仅仅以财务指标为变量,能够更精确地预料企业信用水平。1.非财务因素中的公司治理因素。公司治理因素包括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违规行为、审计看法等方面。国外学者DaVidYermack(2001)在探讨中指出,具有较小规模董事会的公司,在财务绩效方面表现更加精彩。Judge和Zeithand(1992)探讨发觉,董事会的规
7、模和多样性与董事参加战略决策的程度呈负相关,并进一步指出,董事参加战略决策对公司财务绩效有主动影响。我国学者于东智和池国华(2001)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企业的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指标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我国学者邓晓岚(2006)通过实证探讨指出,董事会规模越大的公司陷入逆境的可能性越大。独立董事对公司管理者具有约束与监督的责任(JenSenandMeCkIing,1976),对企业的发展也存在肯定的帮助。国外学者EIIoUini和GUeyie(2001)通过实证探讨发觉,公司中独立堇事所占的比例越小,公司出现逆境的可能性越大;我国学者吴世农和吴超鹏(2005)通过实证探讨得出,独立董事比例有利于降低“价值损害型公司”向财务逆境转化的概率。由于缺乏良好的制衡机制与声誉机制,很多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企业中存在违规行为,在肯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内部人诚信和责随意识淡薄,存在道德上的风险和管理上的过失,这就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影响。我国学者张鸣(2005)在探讨中指出违规行为与企业出现财务逆境的可能性之间存在肯定的相关性;吴超删和吴世农(2005)探讨了“价值损害型公司”发生违规与其陷入财务逆境概率的关系,但实证结果证明二者之间不显著相关。我国学者邓晓岚(2006)通过实证探讨得出,违规行为与公司经营逆境呈现正相关关系。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