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优课教学设计).docx
《《孟子》三章(优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三章(优课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本雎元的几篇课文,都是与人的品格、志趣、情怀、抱负有关。它们或以睿智雄祥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潜移默化,形成自己的品格。其中,孟子)三章展现了孟子的品格和志趣,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愚公移山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了天帝,“移山”成功的故事。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愚公的聪明智慧,坚忍执着。G周亚夫军细柳3叙述汉文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的故事,刻画出了一个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诗词五首B分别表现了陶渊明、杜甫、李贺、
2、杜牧和李清照不同的志趣、情怀,展现了他们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和思考。教学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预习,落实预习中提出的要求,包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查找相关资料等:重视诵读,把诵读作为整个教学的核心环节:重视古今的沟通,让学生明确诗文传达出的思想与精神。同时要注IR引导学生址视课外古诗诃的积累与运用。教学写作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写作中能物做到语言表达得体。教学综合性学习部分时,要带领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并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以此展开活动,让同学们既有思想认识的提
3、升,又有语文素养的多方面训练。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23.孟子三章31.指导学生借助注糅和工具书,盛体感知文章的大意,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2.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阅读古诗文的方法,反况诵读品味,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24.愚公移山225.周亚夫军细柳226.诗词五首3写作表达要得体13 .带领学生阅读不同体城的古代诗文名篇,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4 .引导学生在不同场合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写作中能够做到语言表达得体。5 .带领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6 .要求学生注重课外古诗词的枳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1
4、课外古诗词诵读23孟子三章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深入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感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魅力。语言运用:借助注样和工具也大致读懂课文,枳累常见文言词语与句式,以及文中的名言警句.思维能力: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重点)审美创造:体会孟子文章说理论证的特点,品味对举、排比等句式的表达效果。(难点)【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反豆诵读,理解文强,背诵课文。2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内涵。3 .体会孟子说理论证的特点,品味对举、推比等句式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一、文本导入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J这是“亚圣”孟子在&
5、孟子离娄上中提出的观点,我们本学期学的第课消息二则中的G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西路军胜利的原因之一就是“得人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力深入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板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设计怠图】由孟子的观点引入对本学期第一课的回顾,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导入新课.二、Si学展示1.作者简介课件出示: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了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了的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其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事论理雄祥有力。2.作品简介课件出示:
6、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席合称为“四书”。其特点包括:长r言辞,气势磅辅,论证严密,雄辩色彩鲜明:善丁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设计怠图】文学常识用屏显的形式出现,意在巩固学生的自学效果.三、合作探究1.熟读课文(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学生齐读课文,教和进行朗读指导.方法指导: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
7、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宾助/之至,亲咸/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译读课文1)译读课文“天时不如地利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部分内容,把握文意.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课件出示I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物质条件的优势)。人和:指作战时人心一致,内部团结.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道城墙。环:困。(2)译读课文“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部分内容,把握文意。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课件出示: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符.,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内、盾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子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