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法精神”引领中法教育交流.docx
《以“中法精神”引领中法教育交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中法精神”引领中法教育交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以“中法精神”引领中法教育交流5月1日,在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上,人们在“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上参观。新华社发图为法国卢浮宫。【世界教育之皆】历经风云甲子,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前列,中法关系的独钟历史更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啸远喝、互利共欢的“中法精神”。一直以来,教方在两国交流合作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并以其独构的功能推动“中法精神”的更造和传播。教育促进中法两国互学互奖、民心相通不同民族国家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两国交往就是要在差异中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寻求共识。教育“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
2、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发挥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促进民心相通。在教育交流中,语言的学习具有先导性作用。”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中法两国在早期交流中,法国的传教士就通过学习中文、译介中西方书籍文献、开办法语学堂等方式,以语言为沟通的桥梁,扮演了文化“摆渡人”的角色。中国的信家经典、地理、文学、音乐、绘画等多个领域的作品由此传到法国,比如在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人都曾在东方智慧中汲取可借鉴的思想。法国是欧洲第一个设立汉语教席、汉语国家督学的国家。后耒,法国还把汉学研究正式列为大学学科。今天,汉语学习已经覆盖了法国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是全球中文教育本土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
3、一,同时,法国在1993年还开设了欧洲与东方语言班汉语方向,2008年创办了中文国际班,探索法汉双语教学模式。近代时期,为了打破外交领域的语言障碍,在洋务派兴建的一批具有近代教育属性的学校,比如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上海方广言馆、湖北自强学堂等先后开设法语课程。今天,中国的法语教学也涵盖到各学段,但在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阶段学习法语的人数较少,当然这与中国语言教学传统有关。2018年,我国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法语课程标准,将法语正式列为高中教学科目和高考可选科目。在互学语言的基础上,中法两国还通过留学生教育、相互借鉴教育理念、开办学校等方式互通互鉴。1902年,李石曾随时任出使法国软差大臣到巴
4、黎求学,成为最早一批留学法国的中国人。后来,他开办豆腐坊支持革命,积极组织赴法勤工俭学。1915年,蔡元培、吴玉章等在巴黎组织“勤工俭学会”,1917年初,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在北京成立,华法教育会随后在多个省市成立分会,成了当时的留法预备学校。“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从1919年3月到次年年末,中国先后有20批近1800名中国青年赴法学习,其中就有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王若飞、蔡和森、向警予、赵世炎、李维汉等中国革命先驱。今天,中法两国政府为推动双向留学,采取了学位学历互认、互设奖学金、简化签证手续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开展了“中法杰出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计划”“中法百校交流
5、计划”“中法语言助教交流项目”“中法中学生数学交流活动”“中法大学生体育文艺周”等一系列活动。20222023年,中国赴法留学人数为25605,是法国第三大国际学生生源国。法国是欧洲国家中来华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教育部2018年官方统计数据,法国在华留学人数为10695Ae除了人员往来,中法两国还会相互借鉴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民国时期,蔡元培先生对法国的教育就有很高的评价。1927年,蔡元培依据法国的经脸试行大学区制,虽以失败告终,却仍是弥足珍贵的中国吸收国外民族文化以为养料的探索。现代中国也不乏借鉴法国的案例。比如,1995年,法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更帕克倡导法国引入并发展美国的
6、“动手做”学习模式,并命名为“做中学”。2001年,我国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韦妓院士将“做中学”项目带入中国,在幼儿园和小学中推广“做中学”的探究式学习和教育。法国借鉴中国的教育经脸可以追溯到拿破仑创建高中毕业会考,这一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今天,由于教育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教育在国际测评及大学排行中的表现也吸引了法国的同行,中国的教育模式和管理经验也更多地得到法国学界的关注。当然,从办学模式的角度,可以更深入了解并学习他者好的教育理念、管理经脍、教学法、教学内容等。中国近代在海外设立的唯一一所大学是1921年创立的里昂中法大学。在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有不少学生都在这
7、所大学就读。学校创办里昂中法大学季刊,持续发表有关中国文化的文幸,举办各类活动,有效增进了两国相互了解,在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示范性作用。今天,两国的办学交流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后,中法两国在工程学、管理、艺术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假至2024年3月,中国教育部已批准设立了21个中法合作办学机构,教学层次涵盖本科到博土阶段。在中法合作办学中,除了吸收、融合、创新法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之外,我方还坚持“以我为主”,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以中法合作工程师教育为例,法国高等工程师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既要培券学生扎实且广泛的基础研究能力,又要
8、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适应各工程分支领域的专业活动,具备设计、改进、规划和团队管理等多重能力。在法国,这类人才被称为“通用工程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中法工程师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的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中法合作机构在培恭方案的设计中都强调了通专兼备、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中方院校还根据中国的学制和培养目标,探索将法国经验本土化。比如,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将本科前3年作为法国工程师学校的预科培养阶段,强调专业基础、工程技术和管理能力、基础科研能力,本科最后1年和硕士阶段等同于专业的工程师教育阶段。按照法国“严进严出”的高等工程师培养要求,学生在预科阶段结束时要经历淘汰制考试,学业评价不合格的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法 精神 引领 教育 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