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能过剩论”是伪命题.docx
《“中国产能过剩论”是伪命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产能过剩论”是伪命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国产能过剩论”是伪命题近期,一些美方人士持续宣扬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在刚刚结束不久的访华行程中,大谈所谓“产能过剩”,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锂电池等领域的巨大产能,对美国企业利益构成挑战。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尚博也抛出“中国产能过轲最终将冲击世界市场”的论调。这些论调,既违背了经济学的层本常识和理性逻辑,也不利于促进优质商品和服务的全球配置,其实质不过是美方一些政客精心炮制、充斥着浓厚霸凌色彩的话题陷阱,企图以此遏制打压中国产业发展的图谋注定不会得逞。美方一些人急于给中国新能源产业贴上“产能过剩”的标签,毫无事实根据,完全是个伪命题。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如火如茶。一方
2、面,国内新能源市场购销两旺,产能和市场需求还有很大潜力。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0另一方面,中国新能源产品具有显著竞争优势,海外也有巨大需求。2023年,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市场火爆,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9%,显示出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创新优势和过硬实力。长远来看,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柄,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这些数据都表明,全球新能源需求潜力巨大,中国产能远未“过
3、剩”。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反映了产业终体竞争实力的跃升,这源于中国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完整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以及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一些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已达到百亿元级别,持续的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为中国车企的技术优势打下了扎实根基。从产业链供应链来看,中国拥有庞大的汽车供应链,在长三角地区,4小时车程内就可解决一辆汽车所需的全部配套零部件。这些事实表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优势,是在激烈的开放竞争环境下打拼出来的,靠的是其本事、硬实力。中国新能源产业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美方一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产能 过剩 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