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中的太公韬略.docx
《《六韬》中的太公韬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韬》中的太公韬略.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六韬中的太公韬略提到中国早期军事与战争智慧,绝大多数人会首先想到孙子兵法。实际上,早在孙武之前五百年的西周早期,便已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兵书一一六韬。六韬是西周崛起时期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私人对话的记录,后世许多学者因其流传中形成的一些问题而质疑该书,忽视了六韬重要的历史价值。实际上,六韬的主体内容确出于西周早期,该书可以加深我们对于西周崛起这段苦难辉煌的历史的认识。然而,由于历史的悠远与内容的敏感特殊,它遭遇了更多的颠沛与质疑,以至于直到今天六韬的声名都远不如“孙吴兵法”来得响亮。但它始终伫立在历史的幕后而未曾离开过,也隐秘地滋养着春秋战国以至后世的无数的军事家与战将。长期受质疑的古典军事著作
2、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六韬共六大篇,依次是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全书以周文王、周武王与姜太公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记录了两代君主向姜太公请教治国为政、治军选将、抗击殷商以及具体战略战术等各类问题。然而,经历了战国的烽火、秦代的焚书坑儒、汉末与魏晋南北朝的乱世,不少珍贵典籍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杳无踪迹。即使那些在中华文明中地位最为重要、流传最为广泛的经典,也因历史的剧变而模糊了本来的面貌。正因如此,唐宋以来的学者常会发现经典文献中的一些不合情理之处,进而对整部书的真实性质疑,乃至于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疑古思潮二六韬也在被怀疑之列一一后世学者发现六韬中的一些记述与商周之际的历史情景不符,比如书中关于
3、骑兵战术的讲述十分翔实,但骑兵在古代中国战场上的大规模使用,则是战国时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改革以后的事情。因此,不少人进而否定六韬一书与姜太公之间的联系,于是提出了该书成书于战国、秦代、汉魏等种种说法,认为六韬仅仅是后世兵家托名姜太公而作。在殷周更革的风云际会中,姜太公是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一位人物。诗经大雅大明中以充沛的感情描写了姜太公在武王灭商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一一三军阵前的统帅姜太公,仿佛雄鹰展翅翱翔天际。他辅佐我们的武王,讨伐那无道而强大的殷商,一日之间便扫清乾坤。留存在诗经中的这些篇章,典型地反映了姜太公在西周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及
4、其在周人心目中的地位。与周朝建立之后周公的“制礼作乐”相仿佛,在周朝壮大以至反抗殷商的过程中,姜太公发挥着奠基性的作用。与此相当,周代史官必然对太公的重要言论主动加以记录与整理。周代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之说,史官系统发达。对历史经验特别重视的周人不仅书于典册,甚至将最为紧要的“最高机密”内容铸造在“金版”上收藏起来,六韬就属于这样的“最高机密”。“最高机密”的复杂与真实殷周之际的历史动荡造就了文王、武王以及周公、太公、召公这些了不起的人物,他们的历史作用和超凡智慧,一定深受周人的重视。逸周书大聚讲到武王召专门的官员负责将周公的一些重要言语铸造在“金版”之上典藏起来,并且时常阅读。群书治要本
5、的六韬武韬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太公曰:屈一人之下,则申万人之上者,唯圣人而后能为之文王曰:善。请著之金板。周人将先王先圣的一些嘉言善语冶铸在铜板之上,足见人们对这类言论的重视。史官对于文王、武王与太公讨论请教的记录,不难理解的是,其中一些内容关涉到反抗殷商暴政的谋划,最初都属于极小范围内传播的机要之事。直到后来,随着周王朝政权的稳固、制度的变迁以及教谕子弟的需要,这些内容才流传开来,汇编而成为六韬。韬,即“收藏”之意,本指弓或者剑的套子。“韬”字本身就提示了六韬最初的隐秘性质。因为六韬与太公、史官、金版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它又有太公兵法太公六韬金版六韬周史六殁等种种别称。一些学者因为名称的多样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韬 中的 太公 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