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街道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docx
《XX街道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街道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街道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全面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更大力度、更加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聚焦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停放、充电、报废回收6个环节,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推动实施全筑条整治,有效提升电动自行车本质安全水平。2024年开展集中整治,推动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全面规范辖区电动车自行车停放、充电秩序,切实减少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2025年巩固提升治理成果,减少存量隐患,控制增量风险,健全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二、整治重点(一)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无证非法
2、生产、不按标准或者降低标准生产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充电器等配件。生产假冒伪劣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充电器等配件。(二)电动自行车流通销售。销售无合格证、伪造、冒用认证证书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充电器等配件。销售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和不合格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充电器等配件。(三)电动自行车维修改装。未经登记、超过使用年限或私自改装和拆卸原厂配件,私自拆除限速器、短路保险装置等关键性组件。私自更换大功率蓄电池。(四)电动自行车使用管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在建筑首层门厅、楼梯间、共用走道以及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室内公共区域,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电动自行车在人员密集场所、居民住宅等有人员经常活动
3、的空间内停放或充电,占用汽车停车库与汽车混合停放,与相邻建筑物未保持安全距离。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器老化或破损,充电线路私拉乱接及“飞线”充电现象,充电设施安装不规范。三、工作任务(一)建立健全法规标准,完善认证协同机制。1、强化标准实施。通过教育培训、媒体宣传、指导服务等,对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GB422962022)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以及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438542024)等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展宣传贯彻,2024年12月底前完成。不定期抽查电动自行车相关生产企业,对未严格按照执行标准进行生产经营的,要依法依规进行
4、处置。鼓励蓄电池生产企业研发更安全的新型蓄电池并参与相关标准制定,2025年底前持续推进。(市工信局、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大队、街道配合)2、加强认证管理。当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增加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器等核心部件时,对相关政策进行宣贯,并强化对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和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推动认证机构强化对获证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的监督检查,依法严查违规认证、检测的机构和生产企业,2024年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25年前持续推进。(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街道配合)3、实施互认协同。推动相关企业严格落实国家关于电动自行车控制器、蓄电池、充电器互认协同的标
5、准要求,推动认证机构对CCC获证企业开展检查。督促电动自行车相关生产企业落按照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要求,在电动自行车车架、蓄电池、充电器等明显位置设置永久性耐高温识别代码标识,2025年前持续推进。(市工信局牵头负责,市场监管局、街道配合)(二)科学规划充电设施,规范停放充电行为4、强化新建项目和新增停车场所用地的规划管控。严格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TD/T1062-2021)等标准,设置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库),住建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强化对新建居住项目的规划审批管理,联合审查建
6、设工程设计方案。在项目配套中加入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明确布局和配建比。在既有居民住宅小区里利用公共空间设置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对要调整规划的,优化程序、简易办理,对不需要调整规划的,不需办理规划审批手续,该工作由资源规划部门负责。对现有小区因场地资源紧张、无固定停放场所、无电源条件的,应根据法律法规,使用周边公共开放空间设置停放场所、充电设施,对需要调整规划的,要简化办理程序。合理应用商业区等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建设停放场所、充电设施,并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管理范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负责,住建局、城管局、街道配合。)5、推进既有小区增设设施。在既有居民住宅小区新增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
7、电设施,并根据设备管理要求办理相关手续,配备必要安全条件。将停放充电设施建设工作纳入福清市的政府民生事项,拉单列表、统筹推进,明确资金渠道。物业服务企业要积极协助配合充电设施安装运营单位进行安装建设。没有物业服务企业的,由属地街道(镇)、社区(村)负责组织协调做好相关工作。督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标准建设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努力实现居民“满电回家”目标。开展共享充电柜推广建设工作。(市住建局牵头负责,消防救援大队、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街道配合。)6、加强架空层使用管理。市消防、住建部门要加强建筑架空层用于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消防安全条件要求的宣贯推广工作,确保各项要求落地落实;镇(街道
8、)、村(社区)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宣贯架空层使用管理的检查要求,加强对辖区架空层用作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摸底排查,建立健全检查台账,并定期开展核查。对未达到消防安全标准的民用建筑架空层设置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要依法责令建筑产权单位、使用单位或物业服务企业在期限内整改到位,整改期间要设置临时停放区域,并使用临时物理分隔等措施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架空层。建筑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居住区物业服务企业要对架空层进行巡查检查,加强对充电设施和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市消防救援大队牵头负责,住建局、街道配合)7、规范和优化充电费用。推动电力企业承建停放充电设施,减收或免收服务费,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街道 电动自行车 安全隐患 链条 整治 行动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