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docx
《儿童和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和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儿童和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儿童和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专业:护理学院班级:10级1班姓名:崔燕2103154705(35号)洪泰玉2103154762(54号)朴海花2103154828(75号)李瑛2103154703(34号)朴英顺2103154707(36号)老人护理案例一收集84例,均为我院住院的老年心衰患者,其中男33例、女51例,年龄7594岁,平均816.7岁。心功能H级14例、In级50例、IV级20例,心力衰竭诊断及心功能分级参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住院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心情变更,其中焦虑型患者28例占33%,抑郁型患者30例占35%,失落型患者14例占16%,恐惊型患者12例
2、占14%。患者上述心情变更不是独立出现的,相互间有肯定的关联。心理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地位的转变,住院后环境的变更及疾病的熬煎都会产生患者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详细表现为:1焦虑型焦虑是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的一种反应,这种心情对病人的身心健康不利。随着疾病的不断加重,患者常常表现为心情低落、忧愁、联想,对四周事物不感爱好,自寻苦恼且多自卑。2抑郁型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心情和心理失调,由于社会交往削减,缺乏归属感,内心空虚可产生抑郁:同时由于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以及死亡的威逼,心理上更易产生恐惊抑郁,遇事灰心、悲观悲观。3失落型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地位的变更,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
3、,从而表现出两种心情:有的缄默彩言,表情淡漠,心情低落,凡事都麻木不仁:有的急躁易怒,易发脾气,对四周的事情看不惯,为一点小事发脾气。4恐惊型老年心衰患者由于对疾病的担忧,加上自理实力的下降,心理负担的加重,心理上会产生忧虑感或恐惊感,从而表现出冷漠或急躁的心情。心理护理对策及评估主要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亲友、同室病友的沟通、询问、心理调杳、参阅病历等,利用治疗护理的一切机会,调查了解病人的人格特征、个体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状况,特殊要重视那些与疾病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通过进行心理护理评估,找出病人现存的及潜在的心理问题1.o1确立心理护理诊断对评估中所得到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寻出病人潜
4、在的影响健康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缘由、诱因,确立心理护理诊断,提出护理目标。2制定心理护理安排依据心理护理诊断和心理护理目标制定心理护理安排。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详细方案和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要求措施依据正确、切实可行,并能体现个体化护理原则。3实施心理护理安排通过各种护理活动实施心理护理安排,使病人能有效地应对疾病,变更不良的心态和行为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帮助病人消退心理危机,解除疑虑,使其主动接受和协作治疗。4心理护理效果评价主要是对己实施的各种心理护理措施是否有效地解决了病人的心理问题做出客观的评估。如评价心理护理诊断的正确性,评价病人对心理护理措施的反应,评价护
5、理目标必否在预定期限内实现等。若未达标可调整或修改护理安排,使其更符合病人实施状况,达到有效解决病人心理问题的目的。实施结果1消退老年心衰患者对住院的恐惊,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病友关系,使老人感到受敬重、重视,消退忧虑恐惊心理。2满意老年患者的感情寄予及心理需求,使老年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好感和信任感,促进医患沟通2,增加病情陈述的真实性和精确性,有利于得出正确的诊断。3满意患者对自身疾病及相关学问的了解,使病人消退顾虑,增加信念,达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主动因素,悲观心情转变为乐观心情,变被动听从治疗为主动参加治疗的目的。4创建良好的住院环境,让住院的老年患者有住在家里的感觉,有助于消退或减轻老年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老年 病人 心理 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