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重症医学科(PICU)临床技术操作规范.docx
《儿科重症医学科(PICU)临床技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重症医学科(PICU)临床技术操作规范.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心电监测一、适应症1 .危重症患儿2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3 .心脏病患儿4 .水、电解质紊乱的患儿二、运用物品心电监护仪一台,电极3个,75%酒精,棉签,驾盘,必要时备接线板三、操作步骤1 .携用物致床边,向病人说明监测的意义,以便消退病人的顾虑,取得病人合作,必要时先帮助排便。2 .依次接好地线、电极线、电源线、上心电记录纸。3 .选好合适的监护导联,按要求去脂,固定电极于选定的导联位置上。4 .打开电源,选择合适的导联,振幅,设报警参数。5 .随时视察心电监护荧光屏显示状况,填好监测记录,发觉病情变更要刚好处理。6 .运用完毕后,关电源开关,处理用过的物品。中心静脉穿刺术【适应证】1、须要
2、开放静脉通路,但乂不能经外周静脉置管者。2、须要多腔同时输注几种不相容药物者。3、须要输注有刺激性、腐蚀性或高渗性药液者。4、须要血流淌力学监测的危重患儿。5、须要为快速容量更苏供应充分保障的患儿。【禁忌证】一般禁忌证包括穿刺静脉局部感染或血栓形成。相对禁忌证为凝血功能障碍,但这并非肯定禁忌证。【操作方法及程序】目前在ICIJ中多采纳导引钢丝外置管法(SeIdinger法)常用的穿剌部位有锁计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一、像骨下静脉穿剌技术穿刺进路的方法仃锁骨下路和锁骨上路2种。1、锁骨下路(1)体位:平卧,最好取头低足高位,床脚抬高1525,以提高静脉压使静脉充盈,同时保证静脉内的压力高于大
3、气压,从而使插管时不易发生空气栓塞,但对重症患儿不宜牵强。在两肩胛骨之间直放小枕,使双肩下垂,锁骨中段抬高,借此使锁骨下静脉与肺尖分开.患儿面部转向穿剌者对侧,借以减小锁竹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的夹角,使导管易于向中心方向送入,而不致误入颈内静脉。穿剌点选择:如选右锁骨卜.静脉穿剌,穿刺点为锁骨与第1肋骨相交处,即锁骨中1/3与外3交界处,锁骨下缘12cm处,也可由锁骨中点旁边进行穿剌。如选左锁料下静脉穿剌,穿刺点可较右侧梢偏内,可子左侧锁件内1/3一1/4处,沿锁骨卜练进针。(3)操作步豚术野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用注射器细针做摸索性穿刺,针头与皮肤呈3045角向内向上穿剌,针头保持朝向胸骨
4、上窝的方向,累旅锁甘内卜.缘缓缓推动,边进针边抽动针筒使管内形成负压,般进针4cm可抽到回血(深度与忠儿的体形有关).假如以此方向进针己达45cm时仍不见回血时,不要再向前推动,以免误伤锁骨下动脉。应渐渐向后撤针井边退边抽回血。在撤针过程中仍无回血,可将针尖撤至皮卜.后变更进针方向,使针尖指向甲状软骨,以同样的方法级缓进针。试穿酹定锁骨下静脉的位置后,即可换用穿刺针置管,穿刺针方向与摸索性穿刺相同,一旦进入锁骨下静脉的位巴后即可抽得大最回血,此时再轻轻推动0.1.0.2cm,使穿剌针的盛个斜面在静脉腔内,并保持斜面对卜;将导丝自穿刺针尾部插孔缓镶送入,使管端达上腔静脉,退出穿刺针。将导管引入中
5、心静脉后退出导丝。抽吸与导管连接的往射器,如同血通畅,说明管端位于静脉内.插骨深度:左侧一般不宜超过15cm、右侧一般不宜超过12cm,以能进入上腔静脉为止。取下注射器将导管与输液器连接。妥当固定导管,敷贴粒盖穿剌部位。2、锁骨上路(1)体位:同锁骨下路。(2)穿刺点选择:在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oCm处进针。以选择右侧穿刺为宜,因在左侧穿剌简洁损伤胸导管。(3)进针方法:穿刺针与身体正中线呈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呈15角,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动,且边进针边回抽,一般进针23cm即可进入使骨卜静脉,直到有暗红色回血为止。然后穿剌针由原来的方向变为水平,以使穿
6、剌针与群脉的走向样。(4)基本操作:同锁骨下路。二、颈内静脉穿剌术颈内静脉穿刺的进针点和方向可分为前路、中路、后路3种,1、前路(1)体位:病人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起,头后仰使颈部充分伸展,面部略转向对侧。(2)穿剌点及进针:操作者以左手示指和中指在中戏旁开3cm、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相当于甲状软骨上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并向内侧推开颈总动脉,在颈总动脉外缘约05cm处进针,针干与皮肤呈3040角,针尖指向同恻乳头或锁骨的中、内3交界处。前路进针造成气胸的机会不多,但易误入颈总动脉。2、中路(1)体位:同前路(2)穿刺点与进针:锁骨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眼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颈内静脉
7、正好位于此三角形的中心位置。该点距锁骨上缘35cm,进针时针干与皮肤呈30角,与中线平行干脆指向足端。假如穿刺未胜利,将针尖退至皮下,再向外倾斜10左右,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内储后缘,常能胜利。临床上目前一般选用中路穿刺。因为此点可干脆触及颈总动脉,误伤动脉的机会较少。另外,此处颈内静脉较浅,穿剌胜利率高。3、后路(1)体位:同前路,穿刺时头部尽量转向对侧.(2)穿刺点与进针:在胸锁乳突肌的后外缘中、下1/3的交点或在锁件上缘35cm处作为进针点。在此处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卜.面略偏向外侧,针干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锁骨上窝方向。针尖不宜过分向内储深化,以免损伤预部动脉,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重症 医学 PICU 临床 技术 操作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