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人教版小学一班级美术下册教案1书目:1水墨嬉戏2重重复复3曲曲宜宜4平平稳稳5感受声音6迷彩服7彩色玻璃窗8我的同学9家乡的桥和塔10我设计的一本书11绒线绕绕12甜蜜的梦13金色的浮雕14变化无穷的形象15我们的节口16二十二世纪的建筑17电脑美术18会飞的玩具19爱护珍稀野生动物20民间玩具第1课水墨嬉戏(工课时)教学目标:1相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能和用法2学习简洁的笃墨技法,尝试和感受笔墨的改变3培育学生对国画的学习乐观性和酷爱之情教学重点:在尝试和实践中理解墨色的改变和用笆的改变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敏捷用笔用来,尽情感受笔墨的丰富效果课前准备:师生
2、共同准备国画用具,师再准备一些传统的墨条和砚台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出示国画作品及其他美术作品,请学生视察比较,发觉画种的不同,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画2相识国画的用具材料(可请班上学过国画的同学来介绍)师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说明毛笔:里锋松软程度视所用的毛的质地,硬的有狼亳,软的有羊亳,软硬适中的叫兼亳墨汁:加水后可调深浅,能在纸上体现出丰富的改变效果宣纸:有肯定的吸水性能,分为生宜熟宜和夹宣,占代也有用绢代替宣纸的,是画国画专用的纸砚台: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磨照用的,质地好的砚台可使磨出的展很细很滑,画出的画能保存很长时间现代人为了便利,用墨汁代替砚3这些用具有一个很值得我们傲慢的地方,就是它们
3、是中国人独创的,是中国画专用的,体现出我们国画的特点二进展阶段:1同学们对这些用具中的哪一种最感爱好?你们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它们的功能?2师带领学生尝试,感受弼色的改变,相识:焦浓重淡清五种果色3学生实践用不同墨色进行随意书画4请学生思索:在画的过程中,是否发觉用笔的改变小结:用笔锋的尖端(中锋)画得出细的线,用笔锋的侧面(侧锋)画可得宽粗的面5学生结合笔锋耦色改变再练习三小结:1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什么学问,你准备如何运用它们2拓展:回去用学到的思墨技法临摩一幅国画第2课重重熨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相识什么叫重第,并理解图形重更排列的美感2学习用绘画剪贴等方法将一个单一的图形进行重
4、熨排列,感受不同排列带来的改变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形重复排列给人的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将同一图形用不同的方法方向依次排列出来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留意图形的排列规律,培育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制造课前准备:师收集有重复图案的各种实物,生活中各种形态相同的单个物体如火柴胶圈瓶盖等,以及彩色卡纸剪刀胶水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师出示有重复图案的物体,请生视察,找出是由哪个单一图形排列而成请生展示H己收集的物品,说说其中哪个是单一图形2看书中作品,这些图形在排列过程中产生什么改变?师提示:如图形的方向依次数量等3小结:图形在排列过程中有肯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就叫重重熨复二进展阶段:1回忆:在生活中,
5、什么物体可以作为单一的图形进行重复排列?请生出示找到的材料2师出示示范作品,开拓学生思路3要求:用手中的材料进行上下左右有规律地市熨排列,形成一幅作品辅导:没有实物的可以用彩色卡纸剪出数个同样的图形进行排列4鼓舞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排列规律5展示作品,说说自己的排列构思三拓展:1除了这些小物体,生活中有很多大的物体重夏排列起来就会成为一座建筑或一道风景2启发学生探讨,用身边的立体物进行重熨排列如书包桌椅甚至人等四整理,下课第3课曲曲直直(1课时)教学目标:I通过学习,树立曲和宜的概念,能区分F1.然界中的曲线和直线2感受曲线和宜线的美感,能运用不同的曲线和立线进行美术创作3说说曲线和宜线给人的
6、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利运用自然物及人造物的曲线和直线进行美术创作教学难点:创作时留意线条的排列和组合课前准备:师准备能随意弯曲变形的软电线长纸条等,生收集生活中直线和曲线状的材料,如吸管毛线等,带上剪刀胶水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和一条曲线,请生对比,说说两种线给人的感受2小结,引导生读书中的学问点3思索问题:直线和曲线还有什么别的样子?(师提示:折线漩涡线等)请生上黑板分类画出二进展阶段:1引导学生看书,直线和曲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请生举例2启发: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创作出各种直线和曲线,让它们相互改变,相互衬托,师出示示范作品3学生实践:用带来的各种线材料组成有
7、立线和曲线的作品老师指导4评价作品三拓展利用宜线和曲线制作立体的造型四小结下课第4课平平稳稳(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相识对称与均衡的现象,并能说诞生活中存在的对称与均衡2用剪纸绘画等形式表现对称与均衡的作品3说说对称与均衡现象给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对称与均衡的含义,并对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对称与均衡的现象作出精确推断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敏捷利用材料表现作品课前准备:师准备表现对称与均衡现象的活动教具(贴图),或借一只天秤和收集对称与均衡形式的范画;生准备制作材料,百宝箱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师出示对称形式的范作,第习对称学问:左右两边的图形色调相同就称为对称请生说说生活中常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一年级 美术 下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yzwku.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