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结合经济规划-打造长三角都市圈..docx
《产业结构调整结合经济规划-打造长三角都市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结构调整结合经济规划-打造长三角都市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产业结构调整结合经济规划打造长三角都市圈今年两会期间.中心政治局9位常委按惯例奔赴各代表团.与各代表共商发展大计。9位国家领导人都是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布局相结合这盘大棋.对我国四大区域(东、中、西、东北产业布局和发展指明白道路,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圈相比,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一体化程度低,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不紧密,还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合理布局.长三角区域特点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劲的地区之一,目前被列入-长三角”都市圈的共有16座城市,包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
2、,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台州。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这16座城市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WO.创建了全国“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从人均GDP水平看.长三角区域的江浙沪为最高.人均GDP为全国水平的2/3倍在进出口总额方面.江浙沪为1848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29.78%。外商干脆投资方面,江浙沪为175亿美元,占全国实际汲取外资总量的33.25%。以上海为核心的区域发展目标指向是成为世界性的市场和服务中心之一,并成为全球制造业高地。其发展的主要抓手是以金融市场和航运市场的建设和完善为手段.加快资金、资本
3、和货物流药.在这基础上提升上海服务业的层次.特殊是促进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实行各种手段和方法大规模吸引外资.在这一区域奠定世界性重化工业、特殊是装备产业的发展基础.成为推动和提升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产业布点区域。长三角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打造世界级制造业中心,并渐渐把产业的限制部门和高端部门留在中心城市,而把协作配套业务向周边地区及全国扩散,并借此延长长三角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服务业辐射半径和影响区域.把产业做大增加作为服务业扩张的基础和依托。长三角面临诸多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干脆确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产业和制度的一体化,区
4、域市场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产业一体化是核心,制度一体化是保障。三个一体化必需同时推动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没有区域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区域城市间合理的产业链条.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制度保障,区域城市就只能是群而散布.无法发挥集会性的经济能量,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往往只省眼于本地行政区域.重大基明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峻。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马路全长102公里.宽敞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结构 调整 结合 经济 规划 打造 长三角 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