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优秀优秀教案.docx
《伶官传序-优秀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伶官传序-优秀优秀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伶官传序教学目标1 .学习驾驭词类活用的文言语法现象。2 .体会正反说理突出中心的写法。3 .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与其对人生的启示。【教学重点】识记I1.个词语,驾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特征,学习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教学难点】本文是“传序”,所以众多的史实都是正文的主要内容,这里可简约地点到即可,也正因如此,给阅读带来确定的困难,成为学习的难点,只要对涉与的人事有一般的了解即可。【课时支配】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 .利用注释、工具书,了解作者与其作品。2 .朗读课文,驾驭文章大意,理解作者意图。【
2、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说六国灭亡的缘由,以借古讽今的写法,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勿蹈六国锻辙。今日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也是借古讽今,总结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像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现在听录音,轻声跟着阅读,思索庄宗李存助17岁后发生在他身上的有什么事。二、解题同学们依据注释,谈谈作者与新五代史伶官传,老师补正。明确:欧阳修一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溢号文忠。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提倡人,并且提倡古文,指贡宋初以来追求糜丽形式的文风,
3、主见文串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闻名的占文学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于他的门E,他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作家。伶官传序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M谏当时的北宋统治者,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他的作品主要有新五代史。与宋祁合写新唐书等。三、历史背景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痴迷伶人,“常身与俳优
4、(piyu,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贝州将领皇甫晔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乂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正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四、整体感知1 .结合注释,说明词句.重点辨析本文中的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学生解答,老师补充更正)2 .分组探讨,指定回答:(1)提问:“虽日岂非”是一个什么句式其作用是什么(学生解答,老师补充)明确:“虽日岂非”是反诘语气的转折且句,意在强调后
5、者。强调“人事”的作用,即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点拨:凡反问句都是以疑问的语气表达字面相反的意思,无疑而问,语意表达的比陈述句更确定、更有力、更发人深省,有更强的感情色调。(2)看课文,当文章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用“方其可谓壮哉!”“与何其衰也!”句式,接着又用“岂欤”“抑欤”的句式,各是什么句有何作用明确:(探讨后定人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方其可谓壮哉!”“与何其衰也!”这是两个感叹句,又是对称句。感叹饱含着剧烈的感情色调,前句表示对庄宗成功的赞许之情,后一句表示对庄宗失败的悲叹之情。对称句,节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特殊是本文的对称句在内容上都是JE反比照的,不仅有音乐美
6、,而且给人显明的对比感,表达了作者褒贬、扬抑的立场,气概非常充足,感情色调浓郁,加强了论证的力气。“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是反诂语气的选择关系的熨句,前者被否定,被舍弃,后者被确定,说明成败之事柠自于人的道理,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熬可以亡身”的结论,印证了开头的论点。(3)请同学们再找出几个对称句和反问句,念给同学听.明确:对称句:“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毯可以亡身”:“祸害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反问句,例:“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盛衰之理,虽日天命,
7、岂非人事哉”3 .概括李存助一生的主要经验.(1)提问:通过阅读课文,给李存勖编一个履历表(课文P97注释:李存坳885926),主子公李存勖在公元908年、912年、923年、926年的几个年头里,年储分别是多少岁明确:908年是23岁:912年是27岁;923年是38岁;926年是41岁。提问:在这几个年头里,在李存勖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事(尽可能用课文的原句回答)明确:李存勖23岁时的事:“接受三矢,继父遗志。(齐声朗读:“其后用兵,则道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点拨:从这铿锵的节奏中,可以望见位胸怀大志,雄姿英发的年轻统帅形象清楚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主子公27岁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伶官传序 优秀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