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心得体会.docx
《伤寒论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心得体会.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伤寒论心得体会伤寒论心得体会(精选13篇)伤寒论心得体会篇1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好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动身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共享与同仁。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一般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刚好、不彻底,可能会引动许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突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
2、师就对此有具体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可知,中医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时间有精确的论述,但此处之“病,也不是单指感冒而言,学者应敏捷看待。再如伤寒论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主之。18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这两条论述了太阳中风兼肺失宜降的证治。以方测证,临床应有“太阳中风,的临床表现,即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等证,再兼有喘息等症状的病症,治疗选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厚朴、杏仁降气平喘,消痰导滞,表里同治,标本兼顾,为解表宣肺,化痰
3、定喘的有效方剂。我理解,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感冒,引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而表现的症候,或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临床表现为此证型者,均可用之。如伤寒论方医案选编记载治疗外感引动宿喘案例,刘某,男,42岁,素有痰喘之疾,发作较频。春日伤风,时发热,自汗出,微恶寒,头痛,且引动咳喘,发作甚于前,胸闷而胀,气喘倚息,痰白稠量多,咳喘之时则汗出更甚。不思食。舌苔白腻脉浮缓,关滑有力。此风邪伤表引动痰喘复发,外风挟痰浊壅滞胸腕,肺胃气逆不降所致。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处方为:桂枝6白芍6炙甘草4.5生姜2片厚朴9杏仁9麻黄1.5贝母9苏子9炒枳壳9。连用3剂后,表证去,自汗止,痰
4、喘亦平。再看蒲辅周医案中,蒲老用本方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1例,患者为一3个月大的男婴,因发热4天,咳嗽气促抽风2次住院治疗,经用西药以及大剂麻杏石甘汤治疗无效,当时体温在4(C,无汗,面色青黄,咳而喘满,膈动足凉,口四周色青,唇淡,脉浮滑,舌淡、苔灰白,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蒲老认为是辛凉苦寒撤热不退,是营卫不调,寒邪闭肺所致,遂用桂枝五分白芍六分炙甘草五分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厚朴五分杏仁十粒僵蚕一钱前胡五分一剂得微汗,体温渐退,热降喘平,营卫得和,后再以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而愈。细读蒲老这则医案,有如肺炎并发心衰,忽又忆及读毛以林老师的步入中医之门讲到刘新祥教授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心衰的案例,并
5、重点地说到汗与不汗的重要性。可知,本方不仅用于治疗外感引动宿喘,还可用于治疗喘息胸满,不能平卧的心衰疾患。原文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本条论述了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用小青龙汤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增加通阳宣肺之功,芍药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散寒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且使干姜、细辛不至升散太过,半夏降逆化饮,炙甘草和中兼调和诸药,诸要合用,共凑辛温解表,温化水饮之功。现代医家对于此方的临床运用较为广泛,其适应范围是:治表有寒邪,内有水饮,发热干呕而有咳喘者。(2)溢饮
6、,心下有水气,咳嗽喘息,遇寒必发,吐痰沫,不能卧,喉中涩。(3)支饮,发热干呕,吐涎沫,咳逆依息不能卧。总之,寒饮咳喘,不论有无表证,均可用之。本方对现代医学的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只要辩证精确,多有很好的疗效。伤寒论方医案选编中有案例为证,李某,男,44岁,自幼患过哮喘,天冷遇水劳动则喘更甚。1964年8月12日因重感冒而复发哮喘,咳嗽连声,咽中漉漉,多吐白沫,伏坐不得卧,吐痰不松,食欲减退,大便结,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浮紧。或衰木盛,水寒金冷,津液不得蒸发,则留而为饮,上迫于肺,肺络受阻,气机被遏,遂致咳喘,治宜温中蠲饮,宜肺纳肾。处方为:麻黄4.5肉桂0.9沉香1.
7、5白芍6细辛2.1干姜3五味子3半夏6炙甘草6委仁15莱版子12服后喘定咳轻,咯痰大减,亦能卧睡。再以温化饮邪肃降肺气,连服六剂而痿。刘老常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喘,常屡建奇功,并总结出小青龙汤的运用的六个要点,大家可参考刘渡舟验案精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与小青龙汤皆为表证兼喘的方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表虚兼喘,临床以有汗而无水饮内停的咳喘病症,而小青龙汤为表实兼喘,为无汗而有水饮内停的咳喘病症。伤寒论心得体会篇2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宁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
8、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索、钻研,这一次次的思索、钻研都化作多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情愿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究,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熬煎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宏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阅历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伤寒论 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