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首次备案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
《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首次备案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首次备案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首次备案工作指南(征求看法稿)为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2018年第19号,下称公告),特制定本工作指南。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下称传统中药制剂)备案,是指医疗机构依照法定程序、条件和要求,将表明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的平安性、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性和质量可控性的材料提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存档、公开、备查的过程。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国家总局公告中规定的传统中药制剂备案工作。1. 1由中药饮片经粉碎或仅经水或油提取制
2、成的丸剂、散剂、丹剂、锭剂、煎膏剂(膏滋)、膏药、汤剂等传统剂型;1.2 由中药饮片经水提取制成的颗粒剂以及由中药饮片经粉碎后制成的胶囊剂;1.3 由中药饮片用传统方法提取制成的酒剂、酊剂。2备案主体传统中药制剂备案人应当是本省省内医疗机构(下称申请人)。3备案流程及要求1.1 获得备案信息平台登录帐号申请人应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获得备案信息平台登录帐号的申请。申请登录帐号的具体方式沿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网上办事平台数字证书申请方式。1.2 产品备案信息填报、提交申请人获得备案信息平台登录帐号后,通过省网上办事大厅(I)找到传统中药制剂备案事项,点击进入平台,细致阅读并依据相关要求
3、逐项填写申请人及申请传统中药制剂备案品种相关信息,打印系统自动生成的备案申请表,连同其他备案材料,逐页在文字处加盖申请人公章。申请人将全部备案纸质材料清晰扫描成彩色电子版(PDF格式)上传至备案平台,确认后提交。申请人已取得批准文号的传统中药制剂,在该批准文号有效期届满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再注册,符合备案要求的,进入备案平台后,可按规定进行备案(注册时已供应的材料,不须要重新供应);对此前已受理的此类制剂注册申请,申请人可选择申请撤回,改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3. 3公开备案信息和存档备案材料符合要求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30日内在传统中药制剂备案信息平台公开备案号及其
4、他信息;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补正相关材料。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公告的要求开展传统中药制剂备案和监督管理工作。申请人应当保留一份完整的备案材料(原件)存档备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已取得批准文号的传统中药制剂取得备案号和公开备案信息后,应当发布公告注销原标准编号。4备案材料形式要求3.1 传统中药制剂备案材料应符合公告等规定。3.2 传统中药制剂备案应当严格依据备案信息平台的要求填报。3.3 备案资料首页为申请材料书目和页码。每项材料应加隔页,隔页上注明该材料的序号、制剂名称、材料名称、试验单位(加盖公章)、地址、电话、试验单位主要探讨者姓名/探讨负责人姓名、试验者姓
5、名、试验起止日期、原始资料保存地点、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箱、申请单位名称(盖章)、页码。3.4 备案材料中对应内容(如制剂名称、备案机构名称、地址等)应保持一样。4. 5备案材料运用A4规格纸张打印,5号4号宋体字,内容应完整、清晰。5传统中药制剂备案材料项目及要求5. 1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备案表原件。申请人通过备案平台完善单位信息、传统中药制剂品种信息后,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备案表将自动生成。申请人应当依据3.2项要求打印、盖章后上传。5.1 制剂名称及命名依据。申请人依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方法(试行)有关规定,应当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中成药通用名称
6、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命名,制定传统中药制剂的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并阐述命名依据,不得运用商品名称。制剂规范名称一般由“属格”+“主格”构成,属格可以处方中的药味数、药材名称、药性、功能等表述,主格为剂型名。制剂名称应避开运用生僻病名。申请人应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政府网站数据库中检索并打印供应产品名称与已批准注册的药品名称不重名的检索材料。制剂名应避开“同名异方”。5.2 立题目的和依据;同品种及该品种其他剂型的市场供应状况。立题目的和依据应着重阐述研发品种的临床需求及科学依据等。一般应简述拟定功能主治的临床特点,中医病症可能的病因病机或发病机理、流行病学、危害性、临床表现和预后
7、。简述拟定功能主治的治疗现状及常用治疗药物,包括该功能主治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药物和非药物)及对药物治疗的需求。简述目前常用治疗药物的状况,说明各类药物的处方组成、功能主治、临床作用特点,存在的主要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应用的局限性。简述申报品种的科学依据、临床意义和定位,如有效性、平安性、耐受性、依从性等方面的特点。简述该品种国内是否有探讨报道,是否有获得制剂批准文号等其他与立题有关的背景资料。同品种及该品种其他剂型的市场供应状况应阐述类同品种的市场供应状况,包括标准收载状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状况等。5.3 证明性文件申请人应当供应:(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统工艺 配制 中药 制剂 首次 备案 工作指南 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