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自然资源度部省合作项目申报指南.docx
《2024年自然资源度部省合作项目申报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自然资源度部省合作项目申报指南.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年部省合作项目申报指南二O二四年八月一、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分析关键技术研究3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整体保护和系统活化的国土空间规划关键技术研究9三、存量时代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改革探索关键技术研究13四、国土空间低空空域规划编制关键方法研究17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评估关键技术研究21六、陆域重要生态功能区受损区域自然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3七、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区域效果评估关键技术研究28八、盐碱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32九、战略性矿产货源“找矿增储”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35十、节约集约高效用海关键技术研究39十一、地理信息数据智能处理与实景三维创新应用关键技术研究.42
2、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一、现状和问题2020年1月,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提出构建天空地网一体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实现全要素、全流程、全覆盖的现代化监管。近年,先后印发关于开展水资源基础调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24年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水资源基础调查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工作。当前,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分析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修复实际业务的过程中,相关技术、标准、模型、算法尚难以满足实践需要,难以满足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一是当前卫星、航空、地面、网络等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获取方式多样,
3、缺乏联合调度机制、统筹互补方法及共享交换标准,缺乏统一要素指标体系及观测要求,不能有效支撑“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调查监测需求及全天候、全覆盖、高时效要求;仍存在信息提取精度不高、精细程度不够、联合挖掘能力不强等问题,未能形成高精度智能提取业务化能力。二是受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因素驱动,区域人一地一生态用水矛盾持续凸显,水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悻作用及适宜的国土空间体系布局尚不清晰,水平衡分析等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方法体系。三是面向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利用状况分析评价的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缺乏权威性指标体系和技术标准,分析评价针对性不强,场景式、专题化、定制化的分析评价方法模
4、型库亟待构建,分析评价模型集成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相关模型工具缺乏,“数据-信息-决策链条未全面打通,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决策机制有待完善。二、技术需求1.针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要素指标不统一和不够系统全面等问题,研究设计感知要素分类、内容和指标,梳理对应天空地网可观测可识别技术手段,形成全要素观测感知模式方案;针对调查监测全天候、全覆盖观测数据获取困难等问题,集成整合天空地网现有数据资源渠道,构建数据协同调度与统筹获取模型,形成全天候、全区域、准实时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天空地网数据保障机制;针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天空地网协同应用能力不强问题,研发天空地网协同化数据获取,多源异构观测数据主
5、动汇聚,多模态数据协同智能感知与分析挖掘应用等全链条功能,设计分级、分区、分类型天空地网调查监测感知数据接入与共享交换管理机制,形成支撑部、省、市、县“横到边纵到底”一站式的数据信息应用服务模式。2 .针对流域水循环机制不清,建立水循环与水平衡调查分析技术体系。针对水资源及关键要素数据格式不统一、时空尺度各异、数据融合方法适用性差等问题,建立水资源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体系;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修复、耕地保护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水指标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基于“量质域流生“水平衡健康诊断技术,构建流域多层级多目标水土资源模拟及优化配置模型。3 .研究涵盖自然资源多要素、系统化、标准化,突出要
6、素耦合关系和空间特征、考虑指标多尺度关联以及通用指标、特色指标和专题定制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面向自然资源工作定位以及自然资源全链条管理中的相关业务场景,构建专题性、定制化分析评价模型库;研究基于新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分析评价模型工具,搭建分析评价模块,支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智化转型。三、工作内容1.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天空地网智能感知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围绕自然资源智慧监管、精细化治理和数字化转型需求,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全要素感知指标体系,明确各类要素监测内容、周期频次和精度要求,为统一调查监测数据产品底座奠定基础;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智能感知网络技术研究,突破天空地
7、网协同式数据获取、调查监测数据自动处理和业务应用产品信息智能应用等技术,形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天空地网数据保障机制和多源数据统一接入、汇聚与共享管理机制,为统一调查监测数据获取、处理、应用和服务提供技术框架;研发智能应用服务原型系统,并针对耕地保护状况和国土空间实施成效分析等方面开展示范应用,验证智能感知网络应用支撑能力,为全面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智能感知网络建设提供技术借鉴。2 .水资源调查关键技术研究:从水资源的关键支撵作用角度,构建水资源一自然生态系统一社会经济的调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水资源多源数据融合的底层时空数据结构,实现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含水岩组三维结构与水文地质参数等空间数据
8、,水位、水质、径流量等水文数据,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土调查、林草湿专项调查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管理要素等多源数据的融合管理。选取试点区域,探索区域水平衡健康协调调杳监测体系。开展数据驱动的水资源智能模拟,构建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耦合数值模型,阐明水循环机制与土地利用演化过程、水资源与耕园林草湿互馈关系。基于“量质域流生”水平衡健康诊断技术,构建流域多层级多目标水土资源联合配置模型,提出水生态约束条件下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建议和国土空间利用保护量水发展建议,支撑服务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对不符合自然地理格局的土地利用方式提出优化建议。3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综合分析评价关键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自然资源 度部省 合作项目 申报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