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低碳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低碳发展规划.docx(7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低碳发展规划前言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着力推动低碳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更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勾勒出“十三五”时期的绿色发展蓝图。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6)61号)(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把低碳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1
2、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以上述为代表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我国加快推进低碳发展奠定了有力的政策基础。为贯彻落实方案要求,省人民政府于2017年3月印发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统筹部署节能降碳各项工作安排,并将碳强度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层面,其中我市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为20.5%,比“十二五”的降碳目标提高了0.5个百分点。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的完成“十三五”期间国家与省下达的节能降碳任务,坚持“念好发展经,画好山水画”工作主题,进一步实现“调结构、转方式”,推进
3、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突破,市发改委组织,市生态环境局于2019年组织修订编制了市低碳发展规划(2018-2022年),作为促进市低碳发展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本规划范围适用市行政管辖范围,规划基准年是2017年,规划期限为2018年-2022年。目录第一章市低碳发展基础条件1一、自然环境现状1Z-XE./1三、产业发展现状2四、发展成效3(一)节能降碳成效显著3(二)产业结构稳步优化3(三)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4(四)重点领域低碳工作加速推进5(五)碳汇能力持续增强5(六)试点示范创建扎实推进6(七)低碳发展基础工作不断夯实7五、面临形势8(一)积
4、极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识8(二)低碳发展是市推进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8(三)低碳发展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9(四)丰富的生态资源有效支撑低碳发展10六、问题与挑战10(一)经济快速发展与碳排放“双控”矛盾仍将持续10(二)通过能源结构调整大幅降低碳排放水平仍需时间11(三)产业资源依赖与经济低碳转型的矛盾突出11(四)技术创新对低碳发展支撑不足12(五)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12(六)公众低碳意识有待提高13第二章市低碳发展规划体系14一、指导思想14二、基本原则14(一)坚持规划引领14(二)坚持创新驱动15(三)坚持分类推进15(四)坚持社会参与15三、总体思路15四、发展目标1
5、6第三章市低碳发展主要任务20一、“壮大一条路径)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体系20(一)做优存量,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集聚化20(二)做大增量,推进新型低碳产业专业化规模化23(三)创新驱动,打造低碳双创基地26二、“建美一座城市”,推动城镇化低碳发展29(一)建设低碳能源保障体系29(二)推进城乡低碳化建设和管理32(三)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37三、“推动一批示范工落实低碳先行先试要求40(一)生态新城国家低碳城试点深化工程40(二)低碳景区试点建设工程43(三)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46四、“引领一组创新工探索低碳制度建设新模式50(一)建立健全碳数据管理机制50(二)探索碳汇补偿机制53五、“夯实一
6、个基础”,提升城市低碳管理能力56(一)做好碳排放交易基础工作56(二)开展低碳领域基础研究和专业化培训57第四章市低碳发展保障措施59一、加强组织协调59(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59(二)完善工作协同机制59二、推进制度建设60(一)健全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60(二)推行市场化节能降碳机制60三、强化科技支撑61(一)创新育才、聚才、用才机制61(二)鼓励低碳领域创业创新62四、保障资金投入62(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62(二)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63五、力口强宣传弓I导64(一)打造低碳宣传教育平台64(二)办好全国低碳宣传日活动64(三)开展全民低碳共建活动65六、深化对
7、外合作65(一)推动低碳领域区域协同合作65(二)加快低碳领域国际交流合作66附件:市低碳城市建设重大项目表67第一章市低碳发展基础条件一、自然环境现状市位于省中部连接西北隅,地处北纬25。30,27o07、东经11622,118o39之间。东依福州市,西毗江西省,南邻泉州市,北傍南平市,西南接龙岩市,全境总面积22965平方千米。是全国全省重点林区、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林业资源丰富,森林生态环境优越,2017年,全市林地面积190.1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82.78%,森林覆盖率77.73
8、%,森林蓄积量1.68亿立方米。全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省级6处、保护小区704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数量占全省的1/3o全市国家森林公园6处、省级森林公园19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森林康养旅游形势向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市低碳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市下辖2个区:梅列区、三元区,1个市:永安市,9个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大田县、尤溪县、沙县、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57.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1.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9.0%。城镇化率逐步提升。2017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50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9、入15212元,比上年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61元,比上年增长8.7%。人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升。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02.64亿元,比上年增长8.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47.28亿元,比上年增长9.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76亿元,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2498.50亿元,增长16.7%。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态势。三、产业发展现状201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50.0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095.15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757.45亿元,增长11.2%o第一产业增加值占
10、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o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95.62亿元,比上年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1.92亿元,增长8.1%。工业主导作用更加突出;服务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物流、电商、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培育形成一批亿元以上电商企业;农业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现代农业产值突破IoOO亿元,形成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生态养殖、现代烟草五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四、发展成效(一)节能降碳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
11、办法要求,积极采取包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推进重点领域低碳工作、加强森林碳汇培育、开展试点示范创建、夯实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等措施,力争完成省下达我市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按照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市“十二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为下降20%o截至2015年底,我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27.6%,优于预期目标7.6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降碳目标。(二)产业结构稳步优化我市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10年的17.3:49.2:3
12、3.5调整为2017年的11.9:52.1:36,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图1-1)。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中国重汽、机科院、中节能等一批央企项目落地。产业升级加快,以生态旅游、现代物流、互联网经济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培育形成一批亿元以上电商企业;实施千亿现代农业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逐步形成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生态养殖、现代烟草五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环保、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胡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户业Ooooo8 6 4 2 次悯:nl忙图112010-2017年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变化情况(三)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201
13、7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1340.49万吨标煤,单位GDP总能耗0.719吨标煤/万元,较2016年降低3.0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2017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26.87%,非化石能源占比显著提高。主要耗能行业为冶金、水泥、化工、建材、火电等。“十二五”期间,我市积极稳妥推进核电,加快天然气、陆上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构筑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海西天然气管网境内段一期、宁化鸡公崇风电、池潭电厂改扩建等项目积极推进建设,同时抽水蓄能、西气东输三线龙岩-支干线工程、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大唐国际沙县热电联产等重大项目也有序推进。(四)重点领域低碳工作加速推
14、进工业领域,我市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06吨标准煤/万元,比2010年下降44%,超额完成省上下达20%的目标任务。建筑领域,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成效显著。建筑节能水平逐步提升,我市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累计完成建筑面积17.89万平方米;绿色建筑项目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共计实施碧桂园绿色住宅小区一星级绿建等21个绿建项目。交通领域,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发展新能源汽车。公交线网已覆盖12个县(市、区)的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30.5%;全市累计投入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635辆,占公交车辆总数的57.
15、1%;加快推进新能源充电站和新能源加气站建设,完成贵溪洋公交综合停车场等三个LNG加注气站项目建设。(五)碳汇能力持续增强“十二五”时期,我市超额完成造林任务,全市新增造林面积301.15万亩,超过省市政府下达责任目标13.6%o截至2015年,全市完成森林抚育872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1.62亿立方米,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1.4865亿立方米)8.98%o全市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16个。划定重点生态区位林925万亩,占林地面积32.5%,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730万亩。实施市区城市绿道、森林城市创建等一批生态工程,市及所辖9个县(市)荣获省级森林城市(县城)称号,约占全省的1/3,基本实现省级森林城市(县城)全覆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5.89%,森林固碳、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成为全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之一。(六)试点示范创建扎实推进全市积极推进多层级的低碳试点示范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