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模拟试卷(一).docx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模拟试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模拟试卷(一).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一)1 .【单项选择题】“昔孟母,择邻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两句话所指的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是()。A.遗传B.环境C.学校(江南博哥)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昔孟母,择邻处。”“蓬生麻中,不扶自宜。”这两句话体现的是环境对人号心发展的重要影响。2 .【单项选择题】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O,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C.沟通能力
2、、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故答案选D项。3.【单项选择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率先实现减负的对象是OA.小学生B.初中学生C.高中学生D.大学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减轻中小
3、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4.【单项选择题】下列教学书籍中,倡导自然教育的是()。A.教育漫话B.爱弥儿C.普通教育学D.教育学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卢梭是法国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其教育代表作爱称儿中提出了自然教育与自由教育的思想。教育漫话的作者是洛克。其代表思想是“白板说”和“绅士教育”。5.【单项选择题】数学老师在讲授圆柱、圆锥的侧面积与表面枳时,先让学生观察模型及侧面展开图,进而引导学
4、生推导出计算公式。该老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O.经验导入B.直观导入C.活动导入D.举例导入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直观导入指教师借助实物、标本、挂图等直观教具,以及投影、录像等媒体或示范性实验,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进行演示,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产生疑问,进行思考,从而自然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题干中教师在讲解内容之前,先让学生观察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及恻面展开图,这有利于学生获得有关圆柱和圆锥的感性知识,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枳极性,这属于对宜观导入的运用。6 .【单项选择题】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这说明教师的
5、劳动具有()的特点。性性性性范杂体造示复主创A.B.CD.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血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决定了教师教学任务的综合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学任务的综合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是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教师劳动具有高度的创造性,表现在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育情况,机智灵活地运用教
6、育规律,以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7 .【单项选择题】为了解决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很多班级采用小组式学习模式,有利于同学之间互助学习,这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OA.自主学习8 .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创造学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其中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采用小组式学习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合作学习。8 .【单项选择题】()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A.良好的师生关系9 .良好的硬件设施C.良好的课堂纪律【).良好的学校环境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
7、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有助于师生的心理健康发展。10 【单项选择题】某语文教师在讲授咏鹅时,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欣赏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这符合新课改三维目标中的()目标。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思维与智慧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由题干中的“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可知,这位语文教师确定的这一课程目标符合新课改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0.1单项选择题】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模拟试卷一 2024 教师 招聘 考试 中学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模拟 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