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泉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平泉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更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必然选择。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据河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承德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平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规划明确全市“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指导全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平泉的行动指南。规划期为2021年一2025年。一
2、、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十三五”期间,平泉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力促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由1283.7万元增加到5766.9万元,投入强度达到L0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2018-2020年连续四年在全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中稳居B类,位居承德市各县(市、区)首位。2017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区)试点,2019年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复审评价全省第一。2016-2018年连续三年获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考核先进单位,2016-2019年连续4年被省科技厅评为全省科技管理工作先进县科技局,2016-2020年连续5年被省人力
3、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评为全省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荣获2020年度全省科技系统“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十佳集体、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一)创新创业政策保障有力平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2019年单独设置市科学技术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平泉成为承德市各县(市、区)唯一单独设置科技局的县级市。“十三五”期间,全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平泉的决定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科技创新政策性文件17个,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积极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支持,加大本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力度,累计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项目69项
4、,获政策性资金3991万元;实施市本级科技项目54项,投入资金1550万元。(二)创新创业平台持续巩固全市建成了“1+8+1”创新创业科技服务平台和“2347”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即建成了省级寒区果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省级以上“星创天地”8家(国家级2家)和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7家、院士工作站4家。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9个、创新创业服务机构17个,平台建设在全省县域科技创新监测评价中并列第1位。平泉市创新创业促进中心备案为省级众创空间,累计入驻科技型小微企业和团队36家。通过平泉市科技成果超市建设,为创新企业和创业者提
5、供科技成果、技术咨询服务,举办院企对接、互动交流等活动。累计发布科技成果3900个,转化落地45个。(三)创新主体活力有效释放全市拥有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1家。2018-2020年连续三届蝉联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成为承德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2018年,承德奥斯力特电子有限公司的“一种新型离子刻蚀枪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第六届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总决赛第六名,并在全国赛获得“优秀企业”称号,获省级奖励70万元、平泉市财政配套奖励30万元;2019年,平泉市尚泽果业有限公司的“短周期高效益省力化现代抗寒苹果产业”项目,荣获第七届
6、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总决赛第四名,获得省级奖励70万元;2020年,杏林春晓承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苦杏仁萃取与多用途应用开发”项目荣获第八届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得省级奖励30万元、平泉市财政配套奖励18万元。(四)创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构建了“1357”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即依托河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集食用菌菌种研发、菌种生产、食用菌栽培、蘑菇文化普及为一体的食用菌科普示范基地1个,由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张金霞教授、沈阳农大李天来院士、辽宁果研所伊凯教授分别牵头的食用菌、蔬菜、林果产业专家服务团3个,涵盖五个特色产业的市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个,以省以上星创天地运营的
7、科技特派团7家。2020年全市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96名,以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张金霞、王会森等15人获批国家级“三区”科技人才,形成了市、乡(镇)、村(社区)三级科技特派员服务网络。(五)可持续发展模式全省推广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功能涵养区、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建设主题,重点实施了6大领域8大工程62个示范项目,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互促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总结提炼出“强化领导推动、强化政策驱动、强化平台促动、强化人才带动”的“四强四动”一系列组织管理创新和科技扶贫、循环经济、融合发展的三大科技服务创新的“1+3”可持续发展“平泉模式”,在中国农村科技学习强国河北日报科技河
8、北等媒体刊播,被省科技厅遴选为科技创新辅导团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发展机遇。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吹响了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问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的号角。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乡村振兴、“两新一重”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投资和内需潜力巨大、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承德市立足大区域、大功
9、能、大视野、大布局的发展定位日益明确,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平泉作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位优势突出,地处世界级城市群辐射区和京津冀机场群发展区;交通便利,贯通承德、北京、天津、内蒙、辽宁。随着京沈高铁全线通车,平泉进入了“首都一小时”经济圈,优美的城市布局、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服务设施,将迎来投资、开发与资源连接的新机遇,为吸引人才、资金、项目等有效集聚创造了先机。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全面推进,平泉作为承德创新能力最强、创新氛围最活跃的县(市),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困难挑战。平泉的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在承德市各县区虽然处于领先位次,但是与
10、保定、石家庄、廊坊等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所列财政预算比例仍不能满足现代科技发展需要和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中“设区市、县(市、区)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高于2%”的规定。二是协同创新成效不明显。中小企业缺乏风险经营理念和自主创新意识,创新动力不足,企业开展合作创新主动性不强。三是高层次创新团队匮乏。科技创新资源和研发力量薄弱,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够,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后劲不足。二、“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
11、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承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冀战略,扎实践行平泉市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1365”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引领、创新支撑和改革保障,实施六大创新工程,加快创新型平泉建设步伐,为建设新时代“经济强市、美丽平泉”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二)发展目标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创新驱动活力迈上新台阶。全国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先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科技研发平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持
12、续提升,主要创新能力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主要指标类别指标2020年完成值2025年目标值指标属性创新实力1.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率(%)5766.9万元年均增长10预期性2.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预期性3.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件)0.701.5预期性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0.351.2预期性创新主体5.科技领军企业(家)01预期性6.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2030预期性7.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家)210240预期性创新支撑8.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
13、业增加值比重(%)12.515预期性9.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1.62预期性10.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数量(家)1013预期性创新环境IL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1014预期性三、“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主要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企业主体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动力,实施科技创新示范工程,推动创新型平泉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工程L创新示范先行区引领工程。发挥平泉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优势,积极主动融入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持续强化管理创新,推广“1+3”
14、可持续发展“平泉模式”,加快推进平泉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示范县(市)建设,建设示范基地5个,培育一批可持续发展示范典型,扎实推进全国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先行区建设。2 .创新平台提升工程。提升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合作重点单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的质量效能,开发新产品(新技术)15个以上。围绕“1+2”特色产业,广泛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支持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建研发平台2家以上。3 .科技企业培育工程。采取差异化扶持,梯次培育方式,逐步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科技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承担实施各类科技项目,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发挥
15、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40家。4 .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主动对接京津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发挥平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个技术转移机构作用,推动先进技术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加快科技成果实体超市和网络超市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支持京津技术转化机构在平泉设立分支机构,促进创新资源共享,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能力。5 .创新环境优化工程: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国家、省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全面激发创新活力,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平台为支撑,政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新生态。6 .创新人才引进工程:实施科技人才“双引双育”计划、推动科技英才“双百双干”工程,积极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着力培育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打造一批领军人才后备力量。着力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建设等领域,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开展引才引智工作。到2025年,柔性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20人,打造2个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一)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推动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完善科技评价机制。1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落实国家、省、承德市科技创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