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实施意见.docx
《关于加强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实施意见.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强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础,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严管、良田粮用,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聚焦重点区域,统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统一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考核和上图入库,强化项目管理,
2、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为提升我市粮食生产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总体目标。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2022年,全市力争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8.5万亩。其中2020年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3.5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500亩,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省级示范项目2000亩;2021年力争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2022年力争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到2022年,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达27万亩;到2035年,全市高标准农田保有量持续增加,建设标准和质量持续提升,农田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
3、强,粮食产能明显提高。二、重点任务(-)常态化储备项目。各镇(街)要树立常态化申报储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理念,持续推进已立项项目的同时,提前谋划新项目。要加大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重要意义,宣传动员要覆盖所有行政村,并摸底登记造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原则上在耕地上实施,向永久基本农田、水稻生产功能区倾斜。选址不受限于单片耕地规模,提倡整村整区域推进实施,扩大建设受益面;不受限于耕地种植种类,重点提升耕地建设内涵,提高耕地地力;不受限于耕地立项条件,鼓励适当改善山垄田基础设施。拟列入次年度建设任务的项目原则上应提前一年以上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库,提前进行实地现场踏勘比选、开展项目选址排查、广
4、泛征求各村等方面意见建议,力争任务一下达就可早日立项批复、早日开工建设。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改局、水利局、各镇(街)(位列第一的为牵头负责单位,下同)(二)科学规划布局。运用自然资源空间地理信息技术、卫星遥感影像等手段,全面摸清全市“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严格落实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承载能力、农田建设潜力,科学编制本级“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充分储备“十四五”期间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已建项目区提升改造项目,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藏粮于地”战略打好坚实基础。按
5、照突出重点、多措并举、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分期建设、综合治理等要求,重点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特别是15.3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集中建设高标准农田;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合理布局设计,优先建设农田灌溉小型水源设施,对已建项目区进行改造提升,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提质增效。优先支持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镇(街)以及工作基础好的镇(街)建设高标准农田。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改局、财政局、水利局、各镇(街)(三)实施示范提升项目。按照“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宜耕”的要求,打造有特色、有亮点、有效益、有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省级示范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镇(街)要合理优化建设
6、布局,明确建设项目排序,优先安排具备规模连片、立地条件较好、灌溉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干部群众积极性高等特点的农田来实施绿色农田建设示范。在确保完成年度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基础上,加大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对已建农田进行提升改造。农业农村局要积极向上争取省级统筹资金支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省级示范项目,20202022年,力争每年建设IOOo亩以上省级示范项目。2021年2022年省级示范项目选址不受立项年份及项目区已上图入库限制,可不与当年新立项项目捆绑实施,允许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善建设内容。鼓励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绿色高质高效创建、
7、各类作物示范片等项目结合,建设一批上规模、高质量、易观摩、内涵丰富、在当地有代表性的高标准农田示范片。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水利局、各镇(街)(四)加强项目规范管理。认真落实“五统一”(即统一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考核、上图入库)。按照建设规划和项目管理要求,优化项目管理流程,规范开展项目前期准备、申报审批、招标投标、工程施工和监理、竣工验收、监督检查、移交管护等工作,实现农田建设项目集中统一高效管理。依法依规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前期工作程序、报批材料和审批流程,交叉运作推进,减少中间环节,优先安排项目财审,并压缩项目财审时间,项目初设经市级审批后立即启动投
8、资审核和工程招投标工作,切实提高项目立项、审批、备案、实施、招投标等各个环节运行效率,确保项目及早动工。充分调动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性,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建设高标准农田。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发改局、水利局、财政局(评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镇(街)(五)严格项目验收考核。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要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纳入对镇(街)责任制考核内容。按程序开展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和评价,实行县级自查验收、设区市竣工验收和省级抽查制度,竣工验收按省、市有关文件规定采用直接组织技术(专家)人员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验收,并实行公示公告,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确保建设质量。进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加强 农田 建设 提升 粮食生产 能力 实施 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