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梳理与专项阅读(一)一、作家作品: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县人。战国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若轻”,重视人民。在人性的问题上,他提出“性善”论,他认为人牛.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性”丧失,就能从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付权势。在本文中他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
2、响。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将其作为行动的准则。二、重点字词: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2、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指的是“苟且偷生”的意思。3、辟:同“避躲避。4、如使:如果,假使,下文“使”同义。5、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在这里指代办法。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7、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的人不用。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8、非独:不单,不仅。9、丧:丧失。10、豆: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11、呼尔而与之:(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尔,助词。12、蹴cii:用脚踢。13、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14、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种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丰厚的俸禄。钟,古代的量器。则,连词,这里表示假设,翻译成如果。辩,同“筑立,77TO15、何加:(有)什么益处。16、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17、得我:感激我。得,同“德”,动词。18、与:同“欤”,语气词。19、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同“向”,原来,从前。20、己:放弃,停止。21、本心:本性,天良。22、是故:所以23、能:保持24、舍生而取义者也:而,表并列25、患:灾祸三、重点字词及句子的翻译:1 .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4、也。重点字词:欲:想要,喜爱。得兼:同时得到。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2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重点字词:义:指人们追求的理想道德、行为规范。译文: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3 .生亦我所欲,所义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重点字词:故:所以苟得:苟且获得(生存)恶(WU):讨厌,不喜欢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译文:生命是我所喜爱的,
5、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于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句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4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重点字词:如使:假如,假使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译文: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译文: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心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可以不干呢?6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译文:采用某种手段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
6、,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7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重点字词:是故:由此,因此。译文: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8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重点字词:非独:不仅丧:丧失、失掉。译文: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9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重点字词:箪(dAn):占代盛饭用的圆竹筐。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物的器皿。羹:蒸成或煮成的汁状、糊状食品。译文: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10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
7、之,乞人不屑也。重点字词:呼尔:轻蔑或者粗暴的吆喝。尔:语气词。蹴(cd):用脚践踏。不屑(xi6):因轻视而不肯接受。译文: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蹋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1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重点字词:万钟: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一种量器。辩:通“辨”,辨别何加:有什么好处。译文:(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12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重点字词:为(Wei):介词,为了。奉:侍奉。穷乏:贫困、贫苦。乏:缺少钱财。得:通“德”,恩惠
8、,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yu):通欤”,语气词。译文: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13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重点字词:乡(xiang):通响,从前。己:停止,放弃。译文: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14 .此之谓失其本心。重点字词:本心:天性、天良。译文:
9、这就叫做丧失了所固有的羞耻廉耻之心。四、结构及内容分析:(为了方便讲解,我们按照句号来讲,全文共14句)(一)整体感知:文章运用对比、举例方法,论述乐面对“生与义的不同取舍,点出“舍生取义”的观点。接着通过生与死的对比,强调乐义的重要性,然后又论述了为利而舍义的忍,见利忘义,失去乐本心,深化J中心。(二)内容结构:全文共两节,两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节):提出中心论点并用道理论据来进行分析论证。这一节可分为三层。第一层(2句):作者提出自己的论点:舍生取义。1句:用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鱼”和“熊掌”设喻,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得出结论是“舍龟而取熊掌者也”,即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
10、,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2句:由上一句的设喻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二层:(37句):对论点进行进一步分析论证,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对于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孟子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证:第1方面(3句):这是作者从正面阐述自一的观点,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这一句里作者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第2方面(45句):这是作者从反面申述观点。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作者认为若心中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心中厌恶的东西没有比死亡更甚的,那么为
11、了保全生命,为了躲避死亡祸患,乂有什么手段不可以采用的呢?言外之意为:这样卜.去,人们的行为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第3方面(67句):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这2句论证说:有人不去做(笫2方面论证的反面行为)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不义。第三层(8句):得出结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义”本来就是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是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大多数人并非想不到,而是做不到。这种重义之心不单是贤人才有,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通过以上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第(二)部分(2
12、句):运用举例论证来论证中心论点。这一节也可以分为三小层。第一层(910句):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在生死关头,也能考验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就连“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羞恶之心”,是对“义”的坚持。第二层:(1113句):又举例,从反面说明“万钟”亦不应受之。优厚俸禄是指“华丽的住宅、大小老婆的侍奉、熟识穷朋友的感激,然而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先前宁肯死也不接受决定生死的一箪食、“豆羹”,而现在却不顾廉耻地接受了所谓的“万钟”,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将“箪食”、“一豆羹”与
13、“万钟”作对比。而无论哪个与“义”字比较起来都是次要的,于是两次举例论证的运用,是从正反两方面再次证明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第三层(14句):归纳本节,照应开头。本心是指“我固有之”的“羞恶之心”,是“义”,是“善”的本性。(三)疑难探究:鱼我所欲也一文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本文的论点是舍生取义。稳重举鱼、熊掌面前取舍,行人,乞丐在生与义面前取舍,贪图享受者舍义取生等都是围绕这一观点论证的。在鱼和熊掌面前,舍鱼记即取生;而熊掌即取义,用比喻来论证观点。得出论点以后,又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证。不苟且偷生,位取义而死,从正面论述。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们就会失去义而苟且偷生,因此,如使人之所欲
14、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发人深省。贤者舍生取义,发于本心,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接着作者列举了行人,乞丐在一箪食,一豆羹与生死面前的取舍,舍生而取义,用普通人。乞丐论证了观点,然后作者乂列举贪图享受者在万钟、妻妾面前舍义的衣现,从反面论证舍生取义之人的羞恶无耻。总之,作者从自身舍生取义议论开来,列举社会上种种人面对生与义的抉择,表明了人的生命价值的意义在于舍生取义。五、中心思想:本文论述了孟广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同时也说明了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应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而取义六、写作特点:1 .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
15、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2 .排比的使用(13句)加强了气势,增强感情,显出义正词严,理直气壮之意。3 .比喻的使用使深刻的道理被说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4 .大量对比的使用,让人印象深刻、说服力强。开放性试题1、我国历史上,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镌标准来追求。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赞矣的例子。(40字内)3分*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要求:举例典型,略有分析,只有人名不给分)2、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普写下绝笔说:孔日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儿无愧。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 文天祥所说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惟有行为完全符合义的要求,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我们研读圣人贤士的著作,要从中学习什么东西,从今往后,我没有什么可惭槐的。这表明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用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和节操。3、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