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关于推进“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进“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丽水市司法局关于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工作方案各县(市、区)司法局:为深入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的部署要求,在前期调研、试点的基础上,现就全市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深入推进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的部署要求,聚焦共同富裕示范区和法治中国示范区建设目标,不断满足人
2、民群众对高品质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以数字赋能、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资源要素集成能力、统筹能力,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工作原则一一坚持服务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着力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坚持一体统筹。将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紧密结合,强化一体统筹,推进资源集成、服务集成、制度集成。一一坚持因地制宜。结合丽水山区特色综合考虑人口数量、区位交通、经济基础、辐射范围等因素,因地制宜配置“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资源设施,促进布局协调、功能齐全。坚持数字赋能。以数字化改革理念赋能“15分
3、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各地贯通应用省统建系统并完善配套工作制度机制,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市县乡村一体服务。(三)主要目标均衡可及目标。科学布局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场所、业务机构、自助终端等资源、设施,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在15分钟范围内不断趋于均衡可及。一是城区以步行15分钟的街道为均衡可及标准;二是乡村以骑行15分钟的乡镇为均衡可及标准;三是偏远山区或海岛以车行15分钟的乡镇为均衡可及标准。一一优质服务目标。到2024年底,”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基本建成,人民群众对“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的满意率达96%以上。二、主要任务(一)构建“1+4+N”服务网络,实现“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有形覆盖
4、1 .贯通1个线上服务平台。深入参与省厅“一体两端”架构总方案,熟练运用“12348浙江法网”、浙里办公共法律服务专区“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市县乡村全面贯通应用,实现资源统筹、流程统一、力量统协、评价统管。2 .夯实4级线下平台服务。制定市、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等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标准,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供给机制。推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服务规范化,实行服务事项、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提供主体、流程指引等工作标准化。推行实体、热线、网络一体服务,提供线下指引、线上申请、融合服务。做好站点及其他资源设施的经纬度和照片采
5、集工作,确保数据更新实时、准确。3 .拓展N个服务场所。以全省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仲裁委员会、调解组织、法律援助中心、法治宣传教育阵地等场所为基础支撑点,并在开发区、商圈、楼宇、学校、公园、医院、养老院、车站码头等拓展公共法律服务站点N个。(二)健全“全业务+全时空”服务机制,实现“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有效覆盖4 .推进服务资源整合。整合系统内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法律援助、司法所、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服务资源,对外联动政务服务、基本公共服务、涉企法治服务、基层社会治理、诉讼服务等相关部门的服务资源,推动全业务、全要素资源集成。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推进“15 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关于 推进 15 分钟 公共 法律服务 建设 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