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释冷循环对岩石材料性能的影响.docx
《储释冷循环对岩石材料性能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释冷循环对岩石材料性能的影响.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储释冷循环对岩石材料性能的影响摘要:天然岩石作为深冷储能材料具有适宜温度范围宽、成木低和材料易得等优点,其在深冷温区的热物性和循环稳定性是影响蓄冷单元性能的关键。本文为探究储/择冷循环对岩石深冷储能材料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深冷储/释循环实瞪台,研究了千次储/拜冷循环对大理石、花岗岩、石灰岩和玄武岩四种岩石的热物性和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千次储/择冷循环前后,大理石、玄武岩和石灰岩的外观均无发生明显变化,而花岗岩会存在少量的裂纹和脱落。循环储/择冷次对岩石的密度、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均无明显的影响。大理石和玄武岩的抗压强度防着循环次数的熠加而基本不变:花闵岩和石灰岩的抗压强度附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
2、有较大的提高。基于实验结果获得了在深冷至常温区间内四种岩石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对比分析表明,四种岩石的体积储能密度存在较大差异,石灰岩的体积储能密度最大,而花岗岩的最小。本研究将为深冷储能单元及系统的研发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关键词:填充床:深冷蓄冷:储稀循环:热物性;储能为级解能源及环境危机,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全球正加快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为235IGW,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1/3以上,预计未来将会持续增长。随若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其间歇性和不粒定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响特大规模储能技术为坚强稳定的电网提供有效支掠。压
3、缩空气储能系统(CAES)是适合大规模储电的储能技术之一,已有两座大型电站分别在德国和美国投入商业运行,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储能密度和摆脱时化石燃料的依赖,国内外发展了以空气液态存储为特征的液态空气储能(1.AES)和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SC-CAES)近年来,Amee1.、Chen1.i.Morgan、Kan1.haraj和SCiaCoVeHi等学者团队进一步发展完善1.AES和SC-CAES的系统循环和蓄冷子系统,并以提高系统循环效率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热力学、传热学和实验研究。蓄冷子系统是1.AES和SC-CAES的重要组成部分,荒冷效率对系统的循环效率有极大的影响。Mor
4、gan等对个蓄冷效率为51%的小型1.AES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循环效率仅为8%.Guizzi等对一个蓄冷效率达70%的1.AES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发现系统循环效率可达到50%。SCiaCoVeIIi等对采用填充床蓄冷的1.AES系统研究发现,从择能过程中回收利用冷能可以使空气液化过程的能量消耗减少约25%。Peng等对回收冷、热能的1.AES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研究发现蓄冷比蓄热对系统的效率影响更大,冷能损失导致储能系统效率损失约是热能损失的7倍。蓄冷子系统需要储存深冷(78.8K)至常温之间的冷能,具有蓄冷温度低和温度变化范围大等特点,对制冷材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较高的
5、要求。岩石等固体蓄冷材料具有适合温度范围宽、成本低和性质稳定的优点,因此岩石填充床蓄冷技术是重要的深冷蓄冷技术之一“HUiiermann等时填充床内蓄冷材利热物性的研究表明,岩石等蓄冷材料在低温至常温范围内热物性变化很大,对系统储能密度、填充床斜温层分布特性和出口温度非桎态特性均有一定影响。制冷子系统作为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循环储释次数可达上万次,因此需要经历成上万次储/稀冷循环后仍性能稳定的蓄冷材料1然而目前尚无对深冷蓄冷材料多次循环性能的研究,并且缺乏相关热物性的测量数据,因此本文对多种岩石落冷材料进行了千次储/糅冷循环实的,测量了千次循环前后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密度和抗
6、压强度,为深冷蓄冷子系统的设计研发提供依据。I实验装置及测量仪器本文以玄武岩、花岗岩、大理石和石灰岩这四种常用的岩石材料为研究对象,如图1所示。HKtt石英*Xf1.ti图I四种岩石样品为开展相关研窕,本文搭建了填充床储择冷过程的储/释冷循环实验台,如图2所示。为满足测量仪器对样品形状的要求,本实验中采用的是长方体,将样品随机地堆放在材料容器中,样品之间存在较大孔隙,容器为多孔壁面,用于液氮的迅速浸没与换热,堆放的体积为7()cm3,热电偶布置干岩石的内部中心处,用了测量岩石中心温度,保证岩石充分蓄冷.该储/稀冷循环实验台的运行原理是:模拟蓄冷过程中,通过控制步进电机,使岩石缓慢下降,浸没到液
7、斌中,直至岩石温度和液显温度-致时,蓄冷过程完成:模拟择冷过程中,电机驱动使岩石缓慢上升,离开液氮并停留在空气中,通过强制对流使岩石温度恢匆到环境温度时,择冷过程完成“择冷过程完成后,自动开启下一次循环.在储/样冷循环过程中,采用T型热电偶测量岩石内部的温度,采用N1.PX1.数据采集系统和1.abVieW软件进行数据采集,见图3。实验循环次数为I(X)O次,温度变化为-19620,见图4,实验过程中的蓄/释冷速率为055s,比实际深冷储能过程中蓄/择冷速率高一个旦级.图2自动循环储样冷实验台注:1一单片机:2电源:3一带支杆的电机:4一材料容器:5杜瓦罐:6一电热风扇:7PX1.I单片机2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储释冷 循环 岩石 材料 性能 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