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1].docx
《五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课外阅读练习题[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阅读练习题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一)食物从哪里来?一切生物都离不开食物。如何获得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绿色植物都属于这一类。它们自己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的须要。绿色开花的植物有浩大得惊人的根系,每条根的尖端都有很多根毛。每一个根毛就是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大量汲取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工厂。叶子上面有着很多气孔。在阳光下,这些气孔面排出氧气和蒸腌水分,面还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有时,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000亿个二毓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一一叶绿体里,发生奇异的改变。叶绿体是叶绿素和
2、蛋白质等组成的小颗粒,一个叶肉细胞里,一般含20至100个。叶子的绿色就是它们的颜色。叶绿体汲取了太阳的光能,就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同时放出废气一一氧,由气孔排出。这就是赫赫出名的光合作用。另种叫异养。全部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例如,野兔匏吃野草来生活。狼以野兔为食物。狼旦遇到了老虎,也就成了牺牲品。老虎死后,又成细菌的乐园:不用多久,尸体就分解得精光,变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所以兔、狼、虎、细菌,归根结底都是靠植物来生活。1 .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文字说明的中心是2 .下面是植物“自养”的
3、过程,请依据选文的说明,将这一过程补充完整。根系一采集原料(水和无机盐)()一吸入二氧化碳()f汲取太阳光能,合成有机物3 .下面句子中“一一”号的作用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一叶绿体里,发生奇异的改变。A.表示说明、说明B.表示意思的递进C.表示意思的转折D.表示声音的延长4 .“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工厂。”这句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出现。5 .请将下面的句子按正确的依次排列出来。答题处只填句子序号。我们皮肤上不会长出叶绿素,当然是属于异养型。不过人是拳劳动获得食物的,能够用各种方式改造植物,使它更好地为人服务。人,每天除了要吃进确定量的水和盐以外,
4、还要吃淀粉、蛋白质、脂肪。吃荤也好,吃素也好,反正都是靠植物而牛.活。答:-_*1(二)海啸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与时舞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命。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改变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白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庵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鹿级达6.5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起先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
5、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旁边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将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仃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其次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上升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
6、,往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阅历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快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M西北太平洋海疆,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口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熨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准确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回答问Ah1、从第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答:2、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答:3、第段加线的词“大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答:4、从内容看,本文第段介绍海啸的,第段介绍海
7、州的特征,第段介绍海州的。5、全文的说明依次是依次。(三)吐鲁番盆地我国的旅游胜地一一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凹地,也是世界其次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剧烈)的阳光(照射照射)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天要洗好多次。传闻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课外阅读 练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