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细则.docx
《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细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细则为进一步规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创新创业计划”)实施过程的管理,保证立项项目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管理效率,根据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试行),针对立项项目的运行、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奖励、经费管理等重要环节,制定本实施细则。一、组织管理“创新创业计划”实行学校和学院(部)两级管理。为保障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管理,学校成立“创新创业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简称“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创新创业计划”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经费保障、管理和决策。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担任,成员由教务处、人事处、学工部、校团委、
2、科技处、计划财务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大学科技园负责人及学院教学副院长共同组成。“学校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挂靠工程技术中心,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学校分科类聘请相关专家组成“创新创业计划”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及实施方案提出论证意见;指导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及专利申请;督促和帮助学校开设与创新创业训练有关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业训练、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类课程;提出其他咨询性意见和建议。学院(部)成立“创新创业计划”工作组,由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负责。具体负责本院(部)“创新创业计划”实施细则的制订和组织实施。(一)“学校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3、职责L教务处:负责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衔接工作;负责学校“创新创业计划”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组织管理;起草与“创新创业计划”相关的学校文件;负责认定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核算指导教师工作量;负责监督“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2 .校团委:牵头负责省级、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的组织实施,其他部门、学院配合。3 .科技处: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协助做好专利申请和保护工作,并做好学生科技成果的催化、孵化、转化工作,核发本科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和获得发明专利的奖金。4 .国家大学科技园:牵头负责省级、国家级创业实践项目的组织实施,提供孵化场所,税务、工商服务等创业指导,其他部门、学院配合。5 .人
4、事处:负责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及指导教师的聘任职责及考核工作,将项目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范围之中。6 .计划财务处:负责为计划项目提供配套经费支持并监督经费使用情况。7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修订实验室管理及评估办法,加强仪器设备维护与管理,积极推进实验室免费向本科生开放。8 .学工部、学生工作处: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将“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作为评定优秀学生、奖学金、院(部)学生工作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9 .工程技术中心:牵头负责省级、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校级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细则拟定、经费管理等;负责“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立项审批、中期检查、结题评审以及总结、归
5、档、宣传等工作,其他部门、学院配合。(二)学院(部)工作组职责L负责本学院(部)“创新创业计划”的宣传、申报和评审工作;10 向学校推荐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创新创业计划”候选项目;11 检查和监督本学院(部)大学生所承担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项目的执行情况;12 组织专家评审、检查、监督、验收本学院(部)大学生承担的院级项目,并向学校提交评价和总结报告;13 向学校推荐优秀学生及指导教师,提出有关政策性建议等。(S)指导教师职责1 .指导学生申请计划项目,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2 .联系和协调相关学科的实验室,或提供学生完成计划项目所需要的实验室或场地、仪器设备、相关资料、信息等;3 .指导和
6、检查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审查实验原始数据和实验报告,每月至少检查一次,督促学生完成项目任务;4 .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结题、答辩以及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推广。二、项目申报L凡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申请,原则上以一至三年级学生为主。申请者要学有余力,善于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具备从事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学年总评成绩排名在专业前50%o对确有特长的学生,经专家组考核,可适当放宽申报条件。项目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个人不得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鼓励学科交
7、叉融合,鼓励跨学院(部)、跨专业、跨年级联合申报。2 .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的申请人必须自主选择一名相关学科的教师为指导教师。创业实践项目必须有两名指导教师,其中一名为校内指导教师,另一名必须为校外企业的指导教师。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在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均可担任校级一般项目和院级项目的指导教师。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的指导老师需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每名教师指导的项目每年不超过1项,累计指导的在研项目不超过2项。3 .项目执行期限为1年至2年,项目结题应当在项目负责人离校前完成。如因项目负责人毕业离校,需延长项目执行时限的,项目团队中应有可继续开展工作的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但项
8、目执行期限不得超过3年。4 .学生个人或团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题及实施。选题应以专业培养方案为基础开展,兼顾交叉融合,选题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立项依据充分,研究内容和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可行。5,立项项目由学生个人或团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购、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5 每个学生只能申请参加1个项目,每个项目只能按照1个等级获得资助经费。7 .项目立项申请每年1次,一般于每年上半年进行,具体时间以学校通知为准。三、项目评审国家级和省级项目从校级重点项目中遴选,校级项目从院级项目中遴选,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大学生 创新 创业 训练 计划 实施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