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docx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我校教学常规管理,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中学。职业高级中学参照本办法,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报市教育体育局备案后执行。第二章课程管理第三条落实国家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XX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意见(试行)和XX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方案(试行)的规定,全面落实国家
2、课程方案的各项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和总课时,不得随意增加考试课程或减少考查课程的课时。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教基【2019】16号),加强实验课教学,中学理、化、生实验课必须排入课程表(原则上每周每班不少于1节),确保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必须按要求开设体育、艺术、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四条开好地方课程。遵循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根据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结合地方优势和传统,合理选用开设省级开发的地方课程,对省、州相关部门明文要求开设的必须开设。利用综合课程、微课程、优质网络课程
3、开设好心理健康、阅读、书法等课程。第五条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时,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和实施适合本校的课程。鼓励学校认真做好学校课程的规划和设计,合理开发实施校本课程;鼓励学校利用区域、社区、民俗民情等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学校要提高校本课程质量,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教材。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第六条管理好教材的使用。学校要加强对教学用书选用和征订工作的管理,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严禁为学生统一配备XX省教育厅确定的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学生用书,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学校和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观察、实验、操
4、作,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电教室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健全管理制度。第三章教学管理第七条明确教学管理责权。学校教学工作实行校长、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主任、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组长、科任教师教学管理责任制。校长是实施课程和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围绕学校的教学中心工作制定教学管理计划,有效组织协调,及时监测评估,把握学校教学和改革发展的方向。教务处(教科室)主任是学校教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具体管理者和组织者,具体负责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部署和安排,落实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
5、实施计划和方案细则。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要充分调动学科教师力量,扎实有序地开展好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及教研活动。科任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各项责任和目标,认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第八条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人员分工。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教务(导)处工作职责教科室工作职责教研组工作职责备课组工作职责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规则学生日常课堂行为规则等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要坚持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学校至少每两周召开一次与教学有关的工作例会,并形成记录。学校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必须带班上课,原则上承担本专业的学科教学。校级领导周课时2
6、4节,副校级领导周课时46节,中层领导周课时68节。第九条建立听课评课制度。三年教龄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和学科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25节以上,其余教师听课评课20节以上。学校领导应掌握全校教师平时课堂教学情况,全面实施推门听课制度;学校校长和学校班子成员每学期听课评课30节以上;听课必须有听课记录,记录要全,严禁互相抄袭听课笔记、伪造听课记录等弄虚作假行为。第十条加强实验课管理。学校要将实验教学纳入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分年级、分学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计划,加强实验室建设和仪器配备,重视实验安全管理,加强实验教学的评估和考核。加强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严格按XX省初、高中学业水平理
7、化生实验考试的要求完成相关实验技能的培训。认真开好实验课、信息技术课和综合实践课,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开出率要达到90%,课程标准要求完成的分组实验开出率要达到100%。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要保证学生上机时间达学期规定课时的80%以上。第十一条规范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课堂教学改革计划、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教师个人教学计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包括学年和学期计划,由教研组组织实施,是备课组及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主要依据,每学期开学前由学校(校务会)讨论通过并报市教科所备案。学校要制定课堂教学改革计划,选定教学改革项目,制
8、定具体实施方案,着力构建统领学校教学的教学模式。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开学前一周内交教务处审定存档。教师依据学校和教研组计划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对个人教学活动做出具体安排,由各任课教师在开学前三天内完成。扎实做好教学工作总结,学期结束时,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和学科教师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第四章课前准备第十二条遵循课程标准。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全面学习学科课程标准,每位教师必须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学校和教师都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第十三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教学 常规 管理 实施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