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剪力墙结构.ppt
《第三节剪力墙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剪力墙结构.ppt(2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结构布置结构布置墙体承重方案墙体承重方案1 1)小开间横墙承重小开间横墙承重特点:特点:每开间设置承重横墙,间距为每开间设置承重横墙,间距为2.72.7.9m.9m,适用于住宅、旅馆等,适用于住宅、旅馆等 小开间建筑。小开间建筑。优点:优点:不需要隔墙;采用短向楼板,节约钢筋等。不需要隔墙;采用短向楼板,节约钢筋等。缺点:缺点:横墙数量多,承载力未充分利用,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房屋自横墙数量多,承载力未充分利用,建筑平面布置不灵活,房屋自 重及侧向刚度大,水平地震作用大。重及侧向刚度大,水平地震作用大。大间距纵、横墙承重大间距纵、横墙承重小开间横墙承重小开间横墙承重大开间横墙承重大开间横墙承重
2、2 2)大开间横墙承重)大开间横墙承重特点:特点:每两开间设置一道承重横墙,间距一般每两开间设置一道承重横墙,间距一般6 68m8m。楼盖多采用混凝土。楼盖多采用混凝土 梁式板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梁式板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优点:优点:使用空间大,平面布置灵活;自重较轻,基础费用相对较少。使用空间大,平面布置灵活;自重较轻,基础费用相对较少。缺点:缺点:楼盖跨度大,楼盖材料增多。楼盖跨度大,楼盖材料增多。3 3)大间距纵、横墙承重)大间距纵、横墙承重特点:特点:每两开间设置一道横墙,间距为每两开间设置一道横墙,间距为8m8m左右,楼盖采用混凝土双向板,左右,楼盖采用混凝土双向板,在每
3、两道横墙之间布置一根进深梁,形成纵、横墙混合承重。在每两道横墙之间布置一根进深梁,形成纵、横墙混合承重。 从使用功能、技术经济指标、受力性能等方面来看,大间距方案较优从使用功能、技术经济指标、受力性能等方面来看,大间距方案较优越。目前趋向于采用大间距、大进深、大模板、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越。目前趋向于采用大间距、大进深、大模板、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 1 1)遵循均匀、分散、对称和周边的原则。)遵循均匀、分散、对称和周边的原则。 2 2)宜)宜沿主轴方向双向或多向布置沿主轴方向双向或多向布置,不同方向的剪力墙宜,不同方向的剪力墙宜联结在一起联结在一起,应尽
4、,应尽量拉通、对直;抗震设计时,宜使量拉通、对直;抗震设计时,宜使两个方向侧向刚度接近,以减少结构扭转两个方向侧向刚度接近,以减少结构扭转;剪力墙墙肢截面宜剪力墙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简单、规则, ,单片形,单片形,L L形、槽形、工字形、十字形或筒形。形、槽形、工字形、十字形或筒形。 3)3)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的端部附近、平面形状变化处、恒荷载较大处以及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的端部附近、平面形状变化处、恒荷载较大处以及楼(电)梯处。楼(电)梯处。 4 4)剪力墙布置不宜太密,使结构具有适宜的侧向刚度;若侧向刚度过大,)剪力墙布置不宜太密,使结构具有适宜的侧向刚度;若侧向刚度过大,不仅加大自重,还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节 剪力 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