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docx
《安徽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氢能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琰、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媒介,是实现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重要途径。氢能已逐步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未来能源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安徽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政策叠加区,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基地,正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加快全省氢能产业发展,对优化全省能源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
2、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本规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绐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着眼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统筹氢能产业布局,以
3、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为主攻方向,以示范应用为切入点,构建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水平高、配套设施完善、示范应用领先的氢能产业体系,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三地一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1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和激发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氢能产业的能动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规范产业秩序,引导合理消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2 .创新驱动、示范引领。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明确主攻方向,以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为突破口,推动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研发攻关,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降低氢能
4、应用成本。加快氢能多领域多场景示范推广应用,加速加氢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促进氢能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发展。3 .科学布局、统筹规划。统筹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科学合理确定规划目标,加强氢能产业布局的规划引导。坚持系统思维,优化总体布局,明确实施路径,从最有潜力和优势的产业重点突破,推进集聚发展,不搞遍地开花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构建区域优势明显、上下游协同的氢能产业体系。4 .绿色发展、安全规范。合理规划引导氢能产业发展方式、规模,优化氢能制备工艺,推动氢能绿色化生产。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健全涵盖氢制备、储运、加氢基础设施、燃料电池及其应用全产业链的安全标准和规范体系。(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
5、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氢的纯化与分离、储氢装备及材料、燃料电池电堆及核心零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在氢制备、氢储运、加氢站、燃料电池等重点环节,引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以工业副产制氯为主体,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为重点的氢源实现途径。开展在交通运输、储能等领域试点应用。初步形成与燃料电池汽车等示范推广相协调的氢能基础设施和储运体系。力争燃料电池系统产能达到100OO台/年,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达到5000辆/年,加氢站(包括合建站)数量达到30座,氢能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到2030年,基本形成涵盖氢能产业全链条的技术研
6、发、生产制造、检验和检测体系,在清洁煤制氢、规模化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储氢装备及材料、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制造等领域技术突破取得显著进展,氢储运及燃料电池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明显提升。形成以高压气态氢储运、低温液态氢储运为主,多种储运氢技术相互协同的氢储运体系。在交通运输、储能、分布式发电等领域示范应用加快,在部分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制氢成本大幅降低,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力争燃料电池系统产能超过30000台/年,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超过20000辆/年,加氢站(包括合建站)数量超过120座,氢能产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经过十五年左右的努力,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
7、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形成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水平高、配套设施完善、示范应用领先的氢能产业体系,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发展示范区和集聚发展高地。二、技术路径和空间布局(一)技术路径1 .氢制备领域20212025年,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以工业副产制氢和煤制氢为主,大力发展氢提纯技术,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示范,探索低碳、低成本制氢实现路径。20262035年,大力推进规模化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和清洁煤制氢的应用,建立清洁、高效、低成本的氢源供给体系。2 .氢储运领域2021-2025年,主要以高压气态储氢、长管拖车运氢为主,开
8、展低温液态储运、有机液体储运以及固态储运技术研究。20262035年,推进建立以气态到多相态(低温液态、固态、有机氢载体等)、低压到高压的多种储氢技术相互协同的储氢体系。实现高压长管拖车、液氢槽罐车、管道等多种运氢方式有机结合,建立多元化、高效、智能氢气输送网络商业化运营体系,针对不同市场、区域同步发展。3 .氢加注领域20212025年,加氢站建设以技术成熟度较高的气氢加氢站为主,供氢压力等级采用35MPa和70MPa,单个加氢站储氢容量不低于500kg,开展加氢、加油、加气、充电多站合一示范站。20262035年,实现加氢站网络基本覆盖全省,在继续发展气氢加氢站的同时,推行储氢容量更大的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产业 发展 中长期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