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docx
《关于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粤府(2021)55号)精神,聚焦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存在问题、补齐短板,推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和公办优质学位供给,力争用15年的时间,解决全市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建成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全市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和踪合实力在粤东西北地区排名有明显提升。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强师工作机制,落
2、实省“新强师工程”各项目标任务,做好承接深圳对口帮扶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到2025年,全市校长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显著提升;到2030年,全市校长教师队伍能力素质与珠三角地区差距明显缩小;到2035年,全市校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与珠三角地区大体相当。2 .增加公办优质学位供给。加强统筹协调,增加政策供给,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结合城镇化发展趋势及人口发展规划增加基础教育优质公办学位供给。到2025年,全市新增约2.5万个学前教育公办学位、约9.9万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和约1.2万个普通高中公办学位;到2030年,中小学布局更加合理,有效解决“城镇挤”问题;到2035年,公办优质学位大幅
3、增加,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需求。二、工作措施(一)压实县(区)主体贲任3 .逐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调整优化市、县(区)政府(管委会)对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责任分工,明确不同层级政府对教育工作的责任。健全以市为主统筹中职教育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县(区)政府(管委会)集中财力和资源办好基础教育,落实举办基础教育的主体责任。不断加大市级统筹力度,逐步建立以市为主的普通高中统筹管理体制。县(区)政府(管委会)统筹县域内基础教育发展,主要落实管理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健全教育投入机制,改善办学条件,配齐配足教师,提高教育质量。4 .强化县(区)主责意识。要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列为“一把手工程”
4、,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破除发展障碍,全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明确本级本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明确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县(区)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政治担当责任、决策部署责任、推进落实责任、问题整改责任、发展效果责任。建立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工作机制,政府常务会议至少每半年专题研究一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纳入县(区)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年终述职内容。5 .建立教育责任落实机制。积极落实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工作任务,落实好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工作责任状的工作要
5、求。市政府根据省重点难点工作任务和本市重点工作与辖区内县级政府签订工作责任状。责任落实情况,作为省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以及市政府对县(区)政府(管委会)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考核奖补的重要依据。6 .统筹好教育事业发展与学校安全稳定。县(区)政府(管委会)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安全工作,切实完善学校安全机制,建设学校安全防控体系,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师生安全教育和教育领域社会矛盾防范化解工作。要严密做好各项安全稳定工作,及时化解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市、县(区)教育部门要建立安全稳定风险隐患评估研判和排查整治的长效机制,定期召开风险B急患评估研判会,适时开展排查整治专
6、项行动。7 .健全选优配强局长校长机制。县(区)党委、政府(管委会)要高度重视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坚持好干部标准,统筹长远规划和精准选配工作,强化战略储备、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切实让懂教育的行家里手管教育、抓教育,不断提升教育系统干部队伍的发展领导力和办学治校能力。强化教育局长培养培训,不断提升其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选配的中小学校长应当具备教育工作经历或相应专业背景,及相应的任职条件和资格。各县(区)要建立中青年校长和后备校长培养制度,建立完善后备校长人才库,新任校长主要从人才库中择优选拔。(二)提升校长、教师、教研员能力素质8 .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加大校长培训力度,落
7、实校长全员培训制度。积极落实省实施的中小学校长“领航”工程工作,以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教育评价改革创新和教育质量提升为重点,确保全市分层分级培养一批“种子校长”。建立健全市、县(区)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机制,加强各级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将工作室跟岗实践作为校长学习提升学校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健全校长职级评定、考核、激励等制度体系。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和任期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校长校内听课评课制度,提高校长指导教育教学的能力素质。9 .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市、县(区)和各中小学校要按照教师队伍总数10%的比例培养本地本校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各级骨干
8、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深入推进实施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业内认可、具有影响力的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市、县(区)要立足本土培养骨干教师,支持在收入、住房等方面给予本土培养的骨干教师与引进人才同等的优待政策。实行中小学教育人才保护政策,校长、教师和教研员被评选或认定为省、市级相关人才后,必须在同类地区同类学校继续服务至少5年以上,市中心城区学校原则上不从各县各类学校、教研机构(教师发展机构)中引进县级以上各类教育人才。10 .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行中小学教师全员轮训制度,组织落实中小学教师到省内师范类院校培训。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积极推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推动 基础教育 质量 发展 行动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