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docx
《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加快建立健全我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培育“五大产业”、大力实施“七大行动”,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实现绿色堀起。力争到2025年,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全域旅游样板基本形成,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显著增强;到2035年,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机制全面建立,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绿富双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模式”。二、建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机制,摸清生态产品底数(一)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充分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等成果,对全市重点区域的自然资源开展统一确权登记。适时启动非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推动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全覆盖。探索三维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逐步建立全市自然资源地籍调查和确权登记数据库,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共享服务。深化经营性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参与,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落实。以下
3、各项工作均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落实,不再一一列出(二)开展资源信息普查监测。贯彻落实省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利用网络化监测手段,提供全面数据支撑。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探索构建全市上下联通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强化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及各类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的生态产品监测,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市自然资源局负贵)三、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科学量化生态产品价值(三)探索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执行国家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试点工作,加快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科学的GEP核算体系,逐步推动
4、行政区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化全覆盖。按照国家、省部署,探索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础数据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市发展改革局、市统计局、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参与)(四)探索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探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政府决策、考核评价、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中的应用。探索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财政转移支付、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资源权益交易、经营开发融资等方面的应用。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发布制度。2025年,创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个以上,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7个以上。培育发展林草中药材、油茶、竹类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基地2
5、个以上。(市林业局负责)(七)大力发展水经济。依托万绿湖水资源和我市区位优势,加大水制品开发和水产业链延伸,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水产业和水产品,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特色园区等园区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市水饮料及食品产业集群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加快万绿湖优质水向深圳等市直供的论证工作,发挥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平台作用,推动本地农业原料与食品饮料加工深度融合。依托中储粮粮库项目,谋划建设食品深加工产业园。完善产业配套服务设施,大力打造食品饮料检测中心。积极做好以“水”为主题的宣传报道和招商活动,扩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的知名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局、市水务局
6、、市商务局参与)(八)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产业转移与产业链延伸承接,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新一代通信设备、超高清视频显示、新型电子元器件以及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及应用五大领域,建设高端化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全力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强化国家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主阵地作用,推动国家高新区跨江融合发展。发挥各县(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多点支撑”作用,形成“一支多干、各地协同”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补齐建强产业链条,引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和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引导鼓励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落户集聚。完善产业生态,制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本
7、地龙头企业搭建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平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市科技局参与)(九)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加强革命遗址、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抓好红色革命旧址和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修复,以恐龙研究院为依托加大恐龙文化保护利用力度。深入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依托特色精品村、历史文化名村、民族文化村以及乡村振兴示范带、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等,构建乡村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全产业链,打造农耕、红色、客家、民族民俗等特色文化体验,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擦亮“六色”文旅品牌,推动客天下、太平古街等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打造一批非遗旅游体验点,推动龙川木偶戏产业发展中心、连平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建立健全 生态 产品 价值 实现 机制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