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躬行实践 论文.docx
《知行合一躬行实践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行合一躬行实践 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知行合一,躬行实践摘要:陶行知提出“知行合一”强调的就是知识与行动的相互统一。作为一名教师,应在思想和行为上实践这一观点,在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体现“知行合一”的思想,在预习、上课、布置作业的环节中,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实现崇高的教育目标。关键词:知行合一;导学案;自主学习;作业“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用了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例如: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等等,很有说服力,例子很简单也。行,是做,是自己动手做。知,是知识,是认知,。陶先生认为知识是靠自己的行动做出来的,亲自的生活体验有自己的认知体验,反过来认知又促进了实践能力
2、,知识不是单纯的从师或书本那里学得来。陶行知的“知行合一”论对于现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实践意义,而且我们可喜的发现了一些改变。一、课前预习的知行合一:学生导学案现代型教师的教学方式正逐步转变,教师上课不再是填鸭式的,不再是按照“讲授一接受”的模式上课。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学生参与课堂,为了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导学案应运而生。以前的预习就是老师要求预习明天讲的内容,学生把课本拿出来大体浏览一遍,书本一合上不知所以然。有些学习程度好的同学可能会把课后练习做一遍,至于正确与否一概不管,更别提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往往都是对知识的运用一知半解。这样的预习过程中缺少教师的参与,没有任何指导,而且不闻不
3、问,这样预习逐渐成了一种形式。面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导学案的设计上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导学案的设计主要包括“知”、“行”两个部分,“知”设计有“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目的使学生知道学什么,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难点。“讲授新课”按照知识的逻辑性排布,更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明白了怎么学,使先学后教落到实处。“行”的设计包括有“知识点巩固”、“课后作业”是学生自我能力的体现,学生在预习时会出现各种问题,诸如;知识理解的深度,解题思路与技巧等等。导学案在课前完成后,作为教师也要在课前检查,这样做教师也做到“知”,知学情,知重难点,知方法,为教师课堂上“行”做准备。教师批改后根据发现的问题,使
4、上课更具有针对性。学生针对自己预习或者小组交流中暴漏的问题,在课堂上更容易主动思考,跟着老师的思路,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师适当点拨后,学生在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行”反过来促进“知”的深化。在课堂上学生真正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的现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一来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讲知识,讲方法,讲思想。总之,“学案导学”的核心是“导和学”,使“知”与“行”互相绕着转。二、课堂教学的知行合一:学生实验活动物理是一门开放性,趣味性的,以观察模仿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事实上已有部分的学生对生活有一定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
5、己有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总结归纳,最后构建学生的认知。物理课学生不再单纯是听老师在那枯燥乏味的讲,而是自己亲自做试验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在行动中学会了“知”。例如:我在在八年级上长度的测量一节中,本节活动的开展应是开放性的,首先让学生目测课桌的高度,结果必定是多样的,在次活动中说明感官的判断不一定可靠,使学生知道测量的重要性。然后再要求学生不用刻度尺,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比如用手来挂,由于学生手的大小不一,那么一养有大有小,得出的结果也就各不相同,在此活动中说明标准的重要性,由此提出了单位的概念。本课的设计以活动为主线,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行合一,躬行实践 论文 知行合一 躬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