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集体协商条例(2023年).docx
《江苏省集体协商条例(2023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集体协商条例(2023年).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集体协商条例(2023年1月12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集体协商内容和程序第三章集体协商代表第四章集体合同第五章区域性和行业性集体协商第六章监督保障和争议处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集体协商行为,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制度,维护职工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以下统称职工方)开展集体协商及其监督
2、保障和争议处理,适用本条例。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集体协商制度。本条例所称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就调整规范劳动关系事项进行平等商谈,并通过集体合同、会议纪要、备忘录等形式对达成一致的事项予以确定的行为。本条例所称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并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审议通过的书面协议,包括就工资调整机制、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以及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第四条开展集体协商,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诚信的原则,兼顾职工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第五条依法约定的集体协商事项对用人单位及其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双
3、方应当全面履行。集体协商约定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职工个人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标准低于集体协商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第六条推进集体协商工作,应当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职工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把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制度情况纳入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集体协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对集体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工业和信息化、公安、司法行政、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集体协
4、商相关工作。第八条地方工会、产业(行业)工会应当组织、指导、协调、帮助职工方与用人单位开展集体协商,对集体合同等约定事项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工会依法组织、代表职工方与用人单位进行集体协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第九条工商业联合会等人民团体和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商会等企业代表组织,应当组织、指导、支持和帮助用人单位开展集体协商。第十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地方工会和企业代表组织分别代表政府、职工方和用人单位,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中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指导、协调、督促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有关
5、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工会和产业(行业)工会、企业代表组织可以建立行业性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协调处理本行、业集体协商中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三方协商机制主要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协商会议议定的事项应当制发会议纪要,三方应当共同遵守执行。第十一条对推进集体协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集体协商内容和程序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者决定下列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应当与职工方开展集体协商:(一)劳动报酬;(二)工作时间;(三)休息休假;(四)劳动安全卫生;(五)保险福利;(六)职业技能培训;(七)劳动纪律和职工
6、奖惩、考核制度;(八)劳动定额;(九)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等的特殊权益保护;(十)劳务派遣人员权益保护;(十一)裁减人员的条件、程序和补偿标准;(十二)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协商的其他事项。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可以就其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开展集体协商。平台企业以及与平台企业合作用工的企业,与依托平台就业并形成劳动关系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以就计件单价、订单分配、抽成比例、报酬构成以及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奖惩制度、商业保险、职业伤害保障等内容开展集体协商。第十三条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开展集体协商,可以采用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协商事项需要签订集体合同或者涉及减损职工权益的,应当采用普通程序。
7、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开展集体协商的,采用应急程序:(一)劳动纠纷导致群体性停工、息工的;(二)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三)发生突发事件,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或者劳动关系稳定的;(四)需要立即开展协商的其他事项。第十四条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均有权提出集体协商的要求。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其指定的其他负责人,可以向用人单位工会提出协商要求;尚未建立工会的,可以向地方工会提出协商要求。用人单位工会代表职工方,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要求;尚未建立工会的,职工方可以在地方工会的指导下推举代表,或者委托地方工会向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要求。一方提出协商要求,另一方应当在本条例规定的时间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集体 协商 条例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