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集团风险并表与穿透管理探析.docx
《金控集团风险并表与穿透管理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控集团风险并表与穿透管理探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金控集团风险并表与穿透管理探析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金控集团成为综合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金融需求、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金控集团多机构、多业态、多法人层级的组织架构和经营特征使其内部风险更具夏杂性、传染性和特殊性,从而对其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木文在分析金控集团特殊风险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以风险并表管理解决结构性风险问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提出从风险战略、管理体制、管控机制、信息技术等方面搭建风险管理架构体系,选择合适的风险计量工具和思路对金控集团整体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和精准管控,从而强化定性和定量角度的风险并表管理能力。针对风险并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2、通过机构、客户、产品业务等维度的风险穿透为风险并表瓶能,形成金控集团全面风险管理的整体优化路径。关键词:风险管理;金控集团;并表管理I穿透管理I全面风险管理近年来,大量具有金融控股公司形式的企业集团相继涌现,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发挥协同效应,有助于提高经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金融需求。但与此同时,特殊的组织架构和经营模式也使其内部风险呈现多样性、复杂性和传递性,风险管理难度倍增。一些金融控股集团野蛮生长、无序扩张,脱离主货主业导致过度金融化,通过不正当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突出,带来跨机构、跨市场、跨业态的风险传染,甚至对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当前.,探索完善金砸控股集
3、团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外部监管体系,成为政界、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重大金融风险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202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金控办法),确立了金控公司的基本监管框架和监管原则,在推动金控公司规范健康发展、维护金融活动秩序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为金控公司加强并表和穿透管理指明方向、提出要求。但金控公司的监督和管理仍存在优化完善的空间,一些指导性原则在落地过程中存在诸多细节问题需进一步探索明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2023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揭牌,统一
4、监管银行、保险、金控公司。未来,金控集团的监管必将更加审慎规范,对金控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从金控集团特殊风险成因出发,探索以并表管理手段提升金控集团风险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具体措施落实执行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健全金控集团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提供解决思路。01结构性问题使金控集团风险管理具有特殊性金控集团是金融控股公司与由其控股机构共同组成的法人联合体,是介于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之间的中间模式。金控集团的金融子公司较单一业态金融机构而言,其在产品业务层面的风险识别、交易层面的风险控制、机构层面的风险管理等并无不同之处,但金控集团复杂的股权结构,跨市场、跨行业、跨
5、机构的经营特征使其集团层面和集团整体范围的风险管理具有第杂性和特殊性。(一)多业态经营下协同效应的收益与风险获得多元化经营的协同效应是金控集团设立的初衷之,也是单一业态金融机构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在综合经营模式下,金控集团能够高效整合旗下客户和资源,增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优化资本配匿,提升资本运营效益,实现集团整体价值增值。例如,金控集团内部基础设施、获客渠道等资源设施的共享有助于降低经营和融资成本:多牌照优势能够为企业和客户提供综合化、一体化、多样化的一站式闭环金融服务,节约客户时间和成本,增加客户黏性等(赵蒲,2008)0但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多元化经营背后的潜在成本亦不容忽视。金控集团
6、规模庞大,组织架构、治理结构复杂,机构与业务的协同进一步放大了道德风险和利益冲突。如果风险管理能力不能匹配经营规模、治理结构,过度跨行业、跨部门、跨市场、跨区域经营不仅难以形成经营合力,反而容易超出能力控制范围,造成管理混乱,引发系统性风险。还有一些金控集团为获得协同效应盲目追求多元化,甚至放松风险管控,导致利益输送、监管套利、资金空传等情况,风险层层嵌套,集聚重大风险隐患,这也是近年来金控集团风险事件的共有特征。(二)多机构经营的内部交易与风险传染金控集团子公司之间关联紧密,某个子公司出险可能通过内部关联交易和品牌效应等渠道传递到集团内的其他机构,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其他子公司甚至集团层
7、面的损失,乃至威胁金控集团正常运营。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指出,集团内部交易是指金融控股公司与其附属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各附属机构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或者联合提供服务的行为。其中,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相互担保、借贷等产生的股权和债券关系等实质性关联是风险传染的重要渠道,一旦某个子公司出现财务困境、无法正常经营,其他子公司或者由于债权债务关系、内部转移定价等受到牵连,或者被迫予以资金援助,从而造成风险在集团内部传播、积累,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对集团整体偿付能力和稳定性产生重大冲击(张春子,2011)。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由于不完全信
8、息或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投资者对金控集团各企业的风险情况产生一致性预期,因一家子公司的风险情况进而质疑集团整体财务和风险状况,形成声誉风险在集团内部扩散与传染。例如,当投资者从正式或非正式渠道获知金控集团某一子公司发生风险时,可能会对集团整体经营丧失信心,甚至引发羊群效应、市场挤兑、恐慌性赎回、抛售金融资产等现象,致使金控集团陷入流动性危机甚至破产倒闭(AharOnyandItzhak*1983;Mayr,2007;徐云松,2018:陈春林、曲昭光,2017).硅谷银行暴雷等事件也再次提醒声誉风险管理和防范信息渠道风险传染的重要性,在信息化时代,谣言、敏感信息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和发酵速度极快,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团 风险 穿透 管理 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