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docx
《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一、定义1 .多重耐药菌(MDKO):主要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2 .泛耐药(XDR):细菌对除至少两类之外的其他抗菌药物中的每一类至少一种药物不敏感(即:对至多两类抗菌药物中的每一种药物敏感)。3 .全耐药(PDR):细菌对每一类抗菌药物中的每一种药物不敏感。4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以多重耐药菌为致病病原体的感染。5 .常见重点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毒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内醍胺曲(ESB1.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茵、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C
2、R-EC)和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碳青毒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暖青春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及其他耐碳青霉漏类抗菌药物革兰阴性杆菌(CRO)等。二、防控要点(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1,执行手卫生是防控的重要基础措施:七步洗手法(1)颈防和控制耐药菌传播的最基础、最有效、酸经济的策略(2)减少病原体感染和传播不可或缺的手段3)感染防控的基础措施之一,是整体防控策略的一部分2.应根据国家政策落实各项措施1)各医疗机构应依据国家规范,制定本机构的手卫生制度,并实施有关策略(2)落实各项措施,切实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依从性和正确性,降低耐药菌交叉感染的风险
3、(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1) 一旦检出MDROs,无论是感染、定植还是考虑污染,病人均应安置于隔离区域内,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1)首选单间隔离,条件不具备时也可以将同类MDROS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但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或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2) CRO等威胁程度高的多重耐药菌患者应当严格单间隔离(3) ESB1.阳性肠杆菌科细菌等在科室条件受限,无法设置隔离病房时,须实施床旁隔离。床间距不得小于1米,病床间以隔帘或屏风分隔成隔离区域(4) 在隔离房间门上、病人床单元、病人一览表、病历夹以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生 儿科 多重 耐药 感染 传播 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