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ppt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ppt(3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2SWF3n活性污泥及其组成 概念:活性污泥是由各种微生物与污(废)水中有机的和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或绒粒。特点:黄褐色絮凝体颗粒 颗粒大小:=0.020.2 mm 表面积:20100 cm2/mL , (200010000)m2/m3污泥 含水率99以上1细菌是活性污泥法中污水净化的第一承担者,也是主要承担者。2原生动物是活性污泥法中外上污水净化的第二承担者,它摄食游离细菌,是细菌的首次捕食者3后生动物是细菌的第二捕食者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4活性污泥的增殖规律1.适应期:各种酶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过程2.对数增殖期:活性污泥能量水平很高,污泥松散3.减速增殖
2、期:营养物成为微生物生长的限制因素,活性污泥水平的能量低下,污泥絮凝。4.内源呼吸期:营养物缺乏,为了获得能量维持生命,分解代谢自身的能量物质,开始衰亡。同时内酶分解细胞壁,使污泥量减少。后来有机物几乎被耗尽,能量水平极低,微生物活动能力非常低,絮凝体形成速率增大,处理水显著澄清,水质良好。5n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1 、初期的吸附(510min):包括物理吸附和生物吸附. 活性污泥巨大的表面积(200010000m2/m3活性污泥)其表面为多糖类的粘质层,污水中悬浮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被其凝聚和吸收而得到去除。在30min 内能去除70%BOD。 一般处于饥饿状态的内源呼吸期的微生物其活性最强
3、,吸附能力也强。 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6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n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2 、微生物的代谢: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7n活性污泥净化反应过程 曝气池内有机物氧化分解、细胞合成、内源代谢数量关系: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8影响因素与主要设计运行参数n净化反应影响因素 由于活性污泥中生物种类的过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竞争,工艺条件的微小变化就能够引起微生物种群组成和污泥絮体物理性能的显著变化。 营养物质的平衡 BOD100mg/l,BOD:N:P=100:5:1 溶解氧 曝气池内DO=2mg/lpH值 6.58.5温度 1045有毒物质 与驯化有关9n净化反应影响因素1 曝气池在稳定运行时 微生物的耗氧
4、速率(需氧速率)曝气器的供氧速率 ,其池中的溶解氧DO不变。2 曝气池中DO浓度大小将取决于:(1) 生物絮体的大小:要求生物絮体大,则要求DO浓度高,DO才能扩散转移到生物絮体内部,反之则不能。对此要求DO浓度为2mg/L左右为好。(2) 考虑冲击负荷与中毒的影响,以便于操作以了解供氧量的变化 冲击负荷 DO突然 急性中毒 DO突然 慢性中毒 DO逐渐增加10n净化反应影响因素pH值值最佳的pH值为6.58.5当pH6.5,丝状菌繁殖,pH4.5,丝状菌占优势当pH9.0,代谢速率微量营养物质的需要微量营养物质的需要11n净化反应影响因素温度温度 最高运行温度限制在3540之间, 4550有
5、些系统也可成功运行。 水温:1535之间 2030,效果好,活动旺盛, 15,35,效果,活动弱, 5,45,效果很差, 12n活性污泥工艺中的概念和定义处理效率容积负荷污泥负荷回流比污泥浓度污泥量污泥产量(产率系数)剩余污泥污泥龄13影响因素与主要设计运行参数n活性污泥评价及控制指标 MLSS MLVSS fSV SVI ml/g SVI与BOD-污泥负荷 MLSS浓度(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 MLSSM=X=Ma + Me + Mi + Mii MLVSS浓度(混合液挥发性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MLVSSMV=XV=Ma + Me + Mi 单位:mg/L混合液;g/L混合液;g/m3混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