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情况的调研报告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2023年1月,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验收,成为目前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是至今全国通过验收的23个实验区之一。作为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如何将非遗更好地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让非遗最大化释放出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振兴
2、、推动民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主要成效*州境内拥有侗族大歌、苗族飞歌、侗族刺绣、苗族蜡染、苗族银饰等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是*州历史文化的代表,更是推动*州快速发展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近些年来,*州多措并举,非遗保护与传承取得以下成效。(一)整体性保护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强区域保护。*州围绕“三山”“三江”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实施跨县域非遗项目整体性保护工程,从而更好地保护非遗存续空间,优化文化生态。二是加强载体推动。2015年以来,*州相继开展苗年、侗年、姊妹节、“*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等节庆和赛事活动,以节庆支持、赛事激励的方式增强群众文化传承
3、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推动侗族大歌、苗族飞歌、苗族古歌、侗戏等非遗项目的整体性保护。三是非遗名录申报得到提升。*州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1项3处、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数量位居全国同级地州市首位;省级非遗218项307处,居全省第一;州级非遗329项417处,县(市)级非遗1590项。截至2023年12月,*州有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级3处、省级23处、州级26处。(二)生产性保护取得新成果。一是*州在全国率先启动首批州级非遗传承人群的申报认定工作,激发非遗传承群体的积极性。2017年,*州创造性出台了*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群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有效解决侗族大歌、苗族飞歌等集
4、体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群认定难的问题。二是推行易地扶贫搬迁“非遗随人走”政策,使传承有持续保障。“十三五”期间,全州实施了30多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并在搬迁安置点建有芦笙场、非遗展示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39个,组建了40余支非遗传承队伍,将原住地文化搬入新的社区,并积极开展非遗传承活动,让“指尖技艺”真正转化为“指尖经济”。三是推广“非遗+”减贫模式,实现人民群众就业增收,有效推动产业振兴、脱贫致富。积极探索“非遗+乡村振兴”“非遗+研培”“非遗+旅游”“非遗+红色文化”等形式的创新融合,实现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向赋能。*州依托非遗传承基地、传习中心(所)、非遗工坊、特色街区等场所空间,推
5、出“苗疆非遗研学主题体验走廊”“百里侗寨非遗主题体验走廊”等非遗精品主题旅游线路,形成了丹寨县万达小镇、雷山县麻料银匠村、台江县红阳苗寨、从江县岂沙苗寨、黎平县肇兴侗寨等富有特色的非遗主题研学体验点。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州累计接待游客4.83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00亿元,其中“非遗+旅游”占旅游综合收入的50%以上。(三)传承性保护取得新硕果。一是积极壮大传承队伍。通过申报认定,*州建立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体系,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6人、省级170人、州级294人、县(市)级4013人。在传承人中,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省级51人、州级19人,民
6、间艺人系列职称1034人,工艺美术系列职称32人,形成老中青结构合理的传承格局。“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训非遗传承人超过5万人次,培育非遗传承人4500多人次。二是推进非遗教育进校园。*州现有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323所。通过示范学校的带动,*州有1000余所学校常态化开展非遗教育进校园活动,厚植非遗主体。三是夯实非遗传习阵地基地。*州现有各类非遗传习基地358处,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提供阵地保障。其中,丹寨县探索出一条以非遗小旗为引领、以非遗展馆为骨干、以村落非遗传习基地为支撑”的非遗传习基地建设模式。(四)数字化保护取得新进展。一是加强资源系统建设。*州建立健全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初步建立
7、了*州非遗图、文、音、像“四位一体”数字化资源保护系统。完成侗族大歌、苗族古歌、侗族服饰等34个项目及15位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记录成果图片2.3万张、视频1.I万条、音频500个小时,累计容量超过IOTB。二是加强应用系统建设。*州在全省率先安装贵州省非遗数字化著录与存储应用系统,覆盖*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16个县(市)。三是加强资料挖掘整理。*州整理出版31本10余万册实验区非遗系列丛书,编撰地方民族文化乡土教材60本20余万册。(五)政策性保护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强高位推动。*州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州文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专题工作组,坚持高位谋划推进、健全工作机制、创新载体模式
8、。二是加强立法保护。*州先后颁布实施*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等10余部地方性法规,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提供法律保障。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州制定了*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实施计划(2017-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等10多项政策性文件。如2022年11月,因一起涉及侵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肖像权案,雷山县法院依法及时发出全国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令,为非遗及其依存的人文生态环境提供了法律保障。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州获批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成绩显著,但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引发的市场化冲击,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亦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物质文化 遗产 保护 传承 情况 调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