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2030年).docx
《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20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2030年).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2030年)2024年6月第一章中国候鸟保护概况5第一节中国候鸟资源5第二节中国候鸟迁飞通道6第三节彳耕恻9第四节面I砒势H第二章总体要求13第一节指导思想13第二节邮原则13第三节彳同目标14第三章总体布局15第一节的匕区16第二节钩匕区16第三节蒙新区17第四节青藏区18第五节西南区19第六节华中区20第七节华南区20第四章主要行动23第一节迁飞通道保护网络建谢翎23第二节关键栖息地修复行动24第三节调杳监测能力提升行动25第四节人鸟友好行动27第五章保障措施29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29第二节完善投入机制29第三节强化科技旗29第四节拓展国际合作30
2、第五节积极宣传引导30第一章中国候鸟保护概况第一节中国候鸟资源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丰富,为鸟类生存繁衍和自然进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统计,我国现有鸟类1500余种,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3%,是世界上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鹦超过8(X)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53%,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45种,涉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以下简称【UCN名录)极危(CR)鸟类8种、濒危(EN)鸟类16种、易危(VU)鸟类45种。另有大量物种被列入政府间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双边协定。我国候鸟中约有水鸟280余种,约占我国水鸟
3、种数的96%、候鸟种数的35%,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9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2种,IUCN名录极危鸟类7种、濒危鸟类8种、易危鸟类26种,代表性鸟类有鹤鹳类16种、雁鸭类54种、鹤鹊类78种、鸥类39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93种,IUCN名录极危鸟类1种、濒危鸟类8种、易危鸟类19种,包括鸣禽类384种、猛禽类66种、陆禽类18种、攀禽类50种。种。有陆鸟510余种,约占上陆鸟和嗷的45%、候鸟种的65%,第二节中国候鸟迁飞通道全球有9条主要候鸟迁飞通道,其中4条经过中国,分别为东亚一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中亚迁飞通道、西亚一东非迁飞通道以及西太平洋迁飞通道。东亚一澳大利
4、西亚迁飞通道。北起俄罗斯远东地区和美国阿拉斯加,途经中国、韩国、日本等东亚区域,南至东南亚和大洋洲,涉及22个国家及地区,是世界上受威胁种类最多的候鸟迁飞通道。在我国,此通道主要覆盖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南海以及西南、西北的部分区域。有280余种迁徙水鸟和510余种迁徙陆鸟经过此通道J弋表性水鸟有勺嘴H、丹顶鹤、卷羽鹏鹏、东方白鹳和中华秋沙鸭等,代表性陆鸟有大鸨、红翅绿鸠和黄胸鸣等。中亚迁飞通道。北起俄罗斯西伯利亚,途经中亚,南至西亚和南亚等地,覆盖3()余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此迁飞通道主要经过中部西部地区,主体包括青藏高原和新疆。有180余种水鸟和420余种陆鸟涉及此通道,代表性水
5、鸟有黑颈鹤、斑头雁和蓑羽鹤等,代表性陆鸟有猎隼、玉带海雕和黄喉蜂虎等。西亚一东非迁飞通道。d国俄罗斯,南至东非,途经萨雅克一北哈萨克干草原与湖群以及肯尼亚湖泊系统等重要栖息地,涉及5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此迁飞通道主要经过西部区域,特别是新疆地区。以雀形目和猛禽为主的200余种陆鸟和140余种水鸟经过此通道,代表性物种有白头硬尾鸭、波斑鸨和红脚隼等。西太平洋迁飞通道。北起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美国阿拉斯加的北极和亚北极区域,经过美国夏威夷等太平洋岛屿和太平洋西部区域,南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此迁飞通道主要覆盖东部沿海地区及包括东海、南海诸岛在内的太平洋岛屿。此通道以海
6、洋性鸟类为主,代表性物种有斑尾腾鹤、白额箜、红脚鲤鸟和中华凤头燕鸥等,总计约100余种鸟类。图1中国候鸟迁飞通道示意图S.wIP.OOO.Pft第三节保护成效多年来,我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娟推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加强濒危鸟类及其重要栖息地保护,取得显著成效。鸟类调查监测网络初步构筑。近20年来,我国开展了以候鸟种群数量为主的调查监测活动,包括全国水鸟同步调直、全国越冬水鸟同步监测、全国越冬鹤类调查等,调查监测物种不断增多、萄盖地域持续扩大。全国鸟类观测网络共建立380个观测样区,包括2516条样线、1830个样点,涵盖森林、草
7、原、湿地、农田和城市等典型生态系统。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114家单位参与鸟类环志工作,累计环志鸟类845种4(X)万余只,年环志量10万余只,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对10()多种候鸟进行追踪监测,获取了准确的迁徙路线和物候信息,为促进候鸟研究、加强栖息地保护奠定了重要基础。重要鸟类保护地体系逐步完善。自1975年建立青海湖鸟类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相继建立了2(X)0余处涉鸟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初步建成了由82处国际重要湿地、58处国家重要湿地和1129处省级重要湿地构成的重要湿地体系。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我国正在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进一步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候鸟 通道 保护 修复 中国 行动计划 2024 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