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docx
《乡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浅谈*镇农村好用人才的培育与开发*镇党委书记*近年来,*镇党委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工作大局,坚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对农村好用人才队伍的培育力度,在好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做了主动的探究,促进了农村好用人才队伍建设。下面我就从农村好用人才在示范农业推广、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带动农夫增收致富等方面,浅谈一下农村好用人才的培育与开发。一、现状分析目前,*镇登记在册的农村好用人才共计500人左右。依据领域不同分类,共有:生产、技术、营销、管理、社会文化等五大类。自2007年起,确定了158人,作为农村好用人才重点帮带对象。旨在通过对重点帮带对象进行重点
2、培育和开发,以点带面,提高全镇好用人才的整体水平,壮大全镇好用人才队伍。今年,又增加了75人。重点帮带对象总数达到中233人,占好用人才总数的46.6%。其中:男129人,占55.4%;女104人,占44.6%;35岁以下21人,占9%;3649岁163人,占70%;50岁以上49人,占21乐大专以上学历16名,占6.9%;中专学历22名,占9.战,中学及以下学历195名,占83.7%;从行业分布上看,种植业47名,占20.2%;养殖业15名,占6.4%;手工业46名,占19.7%;经营管理55名,占23.6%;其它行业70名,占30.1%。这些重点帮带对象立足于农业生产一线,长时间从事农业生
3、产实践活动,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珍贵阅历,而且主动开展“传、帮、带、教、管”,尤其是在食用菌、蔬菜大棚和生猪养殖等传统农业领域中比较有权威性,为乡村经济建设起到了主动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总量不足素养不强。在全镇总人口中,农村好用人才仅有500人,达到100:1,很难实现结对帮扶,引导致富的目的。同时,现有的农村好用人才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60%,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6.7%,他们虽然阅历丰富、技术娴熟,但接受过系统的国民教化和职业技术教化的很少,这就大大地限制了他们对新学问、新技术的汲取,对现代科技学问的运用实力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具有高学历、高素养的人才引入难、留不住成
4、为制约传统行业产品创新和新型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二是队伍结构比例失调.种养殖、民间特色手工艺、经营管理方面的农村好用人才比重较大,占全镇的三分之二以上,乡村文体艺术、民俗旅游等方面所占比重较小。三是培育力度有待加强。一是培训缺乏整体规划。面对全区的、规格较高、规模较大的集中培训活动较少,培训资源的相互利用和整合力度不够:二是培训内容单一,培训内容多以种养殖业好用技术为主,涉及市场信息、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学问不多。四是作用的发挥不稳定。农村好用人才观念落后,普遍存有小农经济思想,等、靠、要思想影响着好用人才整体作用的发挥。个别农村好用人才思想守旧,受传统观念影响,胆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在
5、参与结对帮扶致富、领富带富方面主动性、主动性不强,部分好用人才帮扶中也仅局限在“亲帮亲上,农村好用人才发挥作用不够显著。二、实行的措施镇党委充分相识到农村好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农村发展的迫切须要,主动实行措施优化好用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加强农村好用人才培育开发工作力度。(一)优化工作格局农村好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方面,镇党委持续加大财政对好用人才工作的投入。另一方面,不断规范工作,确保科学性。一是健全领导机构.着手成立了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各相关职能科室部门负责人参与的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办公室。对人才培育开发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层层分解任务。明确了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并将工
6、作的落实效果纳入年度考核。组建了基层联络员队伍,各村指定一名村干部特地负责此项工作,进一步健全工作网络。二是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将各衬的农村好用人才培训工作与其他各项重点工作同推动、同考核。依据落实的实际效果,进行年底打分,兑现奖惩。建立农村好用人才信息库、*镇农村好用人才调查台帐和*镇农村好用人才培育对象与指导老师对接名册,实现对好用人才队伍的动态管理,做到统一保存,分类管理,为农村好用人才发展政策的制定、开发和运用供应依据。三是建立领导联系点制度。结合“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工作,责成班子成员对*、*、*、*、*、*等8个培训基地加强指导,为农村好用人才开发培育工作的开展供应组织保障。四是建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镇 农村 实用 人才培养 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