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俗.docx
《中国古代礼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礼俗.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礼俗中国古代的礼俗一、祭祀与斋戒祭祀活动主要是祭祖先、祭神祗。古代,从天子到庶民都祭祖先。天子、诸便祭祖先在宗庙.宗庙又叫太庙、祖庙。古人认为心权神授,是依靠祖先得来的,所以古代天子、诸侯都建立宗庙以供祭祀并求取庇佑。国家有了大事,一定到宗庙祭告,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宗庙是国家的象征。其数量和建立有严格规定,天子七庙(供奉七代祖先),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很多重大的国事活动要在宗庙进行O古代皇帝即位时,在宗庙内拜祖先、会群臣、受印玺、称之为“庙见”,庙见表明正式掌握了国家政权。如果宗庙被毁,则表明国家灭亡.宗庙里的祖先牌位上不直书其名,而另起一个称号以示尊敬,通常使用“祖”、“宗”
2、二字,如汉高祖、唐太宗、清太宗等。祭拜祖先祭品名目繁多,可以是肉食,可以是金玉珠帛,G曲刿论战3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其中的牺牲玉帛就是祭品。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叫“牺牲”,后来引申为为r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祭品牛、羊、猪三牲齐备叫“太牢”或“大牢”,只有羊和猪叫“少牢”.庶民祭祀祖先主要在家庙,清明节扫墓,中元节上坟时也要祭祀。祭祀天地的仪式叫“封禅”。祭天叫封,祭地叫禅,仪式般由帝王亲自在东岳泰山举行。秦始空、汉武帝、唐高宗都举行过封禅大典。后世又在京城设天坛、地坛祭祀天地以代替封禅活动。祭社稷也是很应要的祭礼。在诸侯中,最重要的是天神和地神。天神称上帝、天帝,地神称社
3、神、后土,成语“黄天后土”即指天地之神。管五谷的神叫“稷”。祭社稷就是祭地神和谷神。天子祭社稷目的是为天下“求福”.我国古代专有祭社稷的节日叫“社日”。社日分春社和秋社。社日一般在春分秋分前后。我国上古时代是多神崇拜0神有日神、云神、水神、河神,山神等。山神庙、河神庙等都是专供祭祀用的。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祭的是灶神(俗称灶王爷3祭祀路神叫“祖”,又称“祖道”、“祖行”,是亲朋好友为行人祭祀路神,祷告路神保佑行人路途平安;也可行人自行祷祝。一般是在郊外道上设帐,备酒食,祭者行礼后落酒祷祝,然后洒酒丁地荆轲刺秦王中的“既祖”,即已经过了祭路神之礼。“祖饯”是古代举行筵饮送别、祭祀路神的仪式。“饯
4、”是亲朋好友在郊外叉道口设亭帐,用酒食飨饮行人,祝行人路途平安。榔永,雨霖铃中的“都门帐饮无绪”,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最有名的饯行诗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Ff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饯行”“祖祭”都是在道上举行的仪式,后来便合而为一了祭祀时洒酒于他叫“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鬲江月。”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表示诚心致敬,称为“斋戒,又简称斋”。如d廉颇商相如列传中“于是赵王乃施戒五日”。“荤”在现代意义主要指鱼肉类食品。古代则不然,斋戒中的不吃荤,并非吃素食、忌肉食。相反,还要变着花样吃肉。古代的“蒙”,指葱蒜韭姜等
5、有刺激气味的菜,不吃它们,目的在于防止在祭祀或会客时口里发出难闻的气味,造成对神灵、祖先或宾客的不烁敬.二、婚姻结婚,今义是男女正式结合为夫妻。古文中,则常常是结成亲家的意思。男女结为夫妻又叫结发,女子出嫁叫“于归”,又叫归.女子出嫁后回娘家看望父母叫“归宁”。女子改嫁叫再嫁”。古代结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妁”就是婚姻介绍人,乂称“月老”、“冰人”等。还讲究六合相应,选好日子.六合相应是年月日干支都相合。古代婚姻有“六礼”之说。六礼包括纳采(商议婚配)、问名(询问女方姓名)、纳吉(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通告结婚佳期)、亲迎(迎娶)。六礼包括了议婚到完婚的整个过程.婚礼过程中
6、有两个很重要的仪式:拜堂、合誉。拜堂有三拜,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三是夫妻对拜。拜过堂,就算正式结婚了.合皆是指新夫妇在洞房内共饮合欢酒。瞥是种苦葫芦被破为两半而成的飘,盛酒于内,新郎新娘各饮誉,表示要同甘共苦、和睦相爱。在古文中常见的结成秦晋之好”就是结成婚姻。占书上常见的“琴瑟之好”是说夫妻相亲相爱、感情和谐“古代有七出的规定,即男家可依据这七条把妻子赶出家门,即休掉。七出的条件是;不孝顺父母、无了、淫、嫉妒、恶疾、多言、盗窃。女子出嫁后娘家不往IC1.接是不能PI娘家的,一旦不经迎接而自己回去就说明出了事,所以刘兰芝的母亲说:“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古代实行,夫妻多妾制,妾与妻的
7、地位是不平等的。妻生子为嫡出,妾生子为庶出,嫡出庶出在家庭地位、财产、权利的继承方面是不平等的。三、丧葬葬礼分为五个阶段:更、殓、殡、葬、服。人死后,活人登上屋顶,面向北方呼唤死者,为死者招魂,这叫“狂”。为死者穿裹衣裳并把尸体放入棺材叫“殆”。盛着尸体的棺材叫“柩”,棺材的套棺叫“椁”。停棺待葬叫“殡”.棺椁埋入地下叫“葬”.埋葬时用殉葬品,上古有人殉,即用活人为陪葬品,后来用“俑”一一象人形的偶像。随葬物品称为明器(冥器八为死人守孝服丧叫“服”。服丧期间在墓旁搭小屋居住,看守坟慕叫“庐慈”或“庐冢”。古代丧礼中亲属们根据与死者关系的远近要穿一定的丧服,有斩衰(眼期三年)、齐衰(服期一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礼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