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病虫害防治方案.ppt
《山药病虫害防治方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药病虫害防治方案.ppt(3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山药病虫害防治方案山药主要病虫害种类n炭疽病n褐斑病n茎腐病n红斑病(线虫病)n枯萎病n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小地老虎n山药叶蜂n斜纹叶蛾n绿盲蝽山药炭疽病叶片被害,产生近圆形、红褐色至黑褐色下陷斑,有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粉红色点状胶质物。叶柄和茎上病斑呈长圆形。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发生规律n6月底开始发病,78月份进入发病高峰n高温高湿利于发病n排水不良、潮湿背阴和植株生长衰弱的连作地发病重n施肥不合理,氮肥使用过多加重病情褐斑病主害叶片,叶面病斑近圆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不等,边缘褐色,中部灰褐色至灰白色,斑面上有针尖状小黑粒。严重时叶片黄枯。发生规律n7、8月份高温多风雨有利
2、于发病n氮肥使用过多加重病情n支架偏低,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炭疽病和褐斑病防治方法n实行轮作,加强肥水管理。n清园。n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n选用抗病品种。n化学防治:发病前或75%达科宁(百菌清)700-800倍;发病严重时或条件适宜该病的流行时可用10%世高1000倍液阿米妙收1500倍液进行防治。以上药剂间隔57天或1012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发病初期用25%阿米西达1500倍液喷雾,持效期达1215天山药茎腐病发病初期,藤蔓基部形成褐色不规则形斑点,后斑点扩大形成深褐色长形病斑,病斑中部凹陷,严重时藤蔓基部干缩,藤蔓枯死,病斑表面常有不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块茎常在
3、顶芽附近发病,形成褐色不规则形病斑。根系受害,造成根的死亡。发生规律和条件n从山药出苗到9月上、中旬均可发病,一般干旱年份发生轻,田间积水时发病重,新茬地发生轻。山药枯萎病初在藤蔓基部出现菱形湿腐状的褐色病斑,后病斑扩展,茎基部整个表皮腐烂,致地上部叶片逐渐黄化、脱落,藤蔓迅速枯死。剖开茎基,病部变褐。块茎染病,在皮孔四周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皮孔上的细根和块茎的内部也边褐色,干腐,严重的整个块茎变细变褐。贮藏期间该病可继续扩展危害。影响发病的因素n高温多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施氮肥过多、土壤偏酸等均有利于发病。防治方法n轮作换茬。n防止田间积水,雨后及时松土,n播种前药剂浸种。用5
4、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30分钟,晾干后播种。n土壤处理:播种前用40%五氯硝基苯1.5-2.5千克,土壤处理。n化学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2.5%适乐时1500倍液进行灌根,共灌2-3次,每次间隔10-15天 。山药线虫病(红斑病)受害植株,前期地上部藤蔓无明显症状,后期藤蔓长势弱,叶片变小,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受害块茎表面暗色,无光泽,多数畸形,在线虫侵入点周围肿胀,凸起,形成2-7毫米的根结。严重时多个根结连接起来,表皮组织腐烂,内部组织变黄,并可能由其他微生物再侵染而导致块茎腐烂。根系受害,产生如米粒大小的根结。发生规律及条件n主要分布在5-20厘米的土层中n与土壤湿度、温度及土质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药 病虫害 防治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