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栽培技术.ppt
《大豆栽培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豆栽培技术.ppt(4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大大豆豆栽栽培培技技术术第三章第三章 2|概述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大豆高产的主要条件|大豆的产量形成与品质|大豆高产栽培管理措施3大豆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由根、茎、叶、分枝、花、荚、种子构成。概概 述述第一节4一、大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大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 1. 较高的营养价值较高的营养价值 粮油兼用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4045%)和脂肪(18-20%) ,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2.良好的饲料和养地作物良好的饲料和养地作物家畜优质饲料,茎叶青贮、青饲,豆饼做精饲料可以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在农作物轮作中占有重要地位。3.工业上用
2、途广泛工业上用途广泛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大豆制成轻工产品已有400多种;在医药工业,可作多种药物的掺加剂,乳化剂和营养增补剂。5二、大豆分布与生产概况二、大豆分布与生产概况(一)大豆起源与分布(一)大豆起源与分布1.1.起源于我国起源于我国的黄河流域,商代就有记载。的黄河流域,商代就有记载。2500年前-朝鲜-日本、东南亚等1804年美国文献始有记载1873年欧洲开始引种1953年以前我国大豆生产居世界首位 由野生大豆演变而来叶:小、尖 大、圆 ;茎:细弱、攀缘多枝 粗壮、直立少枝籽粒:扁小、黑 大圆、黄结荚性:无限 有限;短日性:强 弱67二、大豆分布与生产概况二、大豆分布与生产概况(一)大豆
3、起源与分布(一)大豆起源与分布2.分布面积:美国 2850.7 万hm2 50% 巴西 1300 万hm2 17.5% 阿根廷 860万hm2 11.6% 中国 850万hm2 11.4% (1998)统计2006,美国:45828.31万亩,其次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中国83.中国大豆分布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松辽平原东北的黑、吉、辽三省和华北的豫、鲁、皖、苏、冀等省。9(二)我国大豆的类型区(二)我国大豆的类型区1.北方春大豆区北方春大豆区一年一熟,东北春大豆黄淮春大豆 4-5月播种,8-9月收获西北春大豆西北灌溉春大豆2.黄淮海夏大豆区黄淮海夏大豆区一年两熟,6月播种,9-10月收获3.
4、南方夏大豆区南方夏大豆区 一年两熟,长江流域104.秋大豆区秋大豆区长江以南,一年两熟5.南方冬大豆区南方冬大豆区两广地区,11月播种,第二年3-4月收获11第二节第二节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一、形态结构一、形态结构1.根和根瘤直根系根的生长:先横向生长,再垂直向下,呈钟罩形根量:80%分布在5-20cm土层,10%在20-30cm.主根 胚根 侧根(支根) 中柱鞘根毛 外突的表皮细胞,寿命短12第二节第二节 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大豆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一、形态结构一、形态结构2.根瘤 (1)形态不规则的球形 ,外观深褐色,粒大大内部呈粉红色粉红色 固氮能力较强;粒形小小,内部
5、呈淡黄色、绿色或黑色黄色、绿色或黑色 固氮能力弱。 13(2 2)根瘤的形成)根瘤的形成根分泌物质 根分泌色氨酸根瘤细菌 聚集在根附近 吲哚乙酸、激素类物质 根毛发生卷曲 侵染线 大量分裂 根瘤菌侵入内皮层细胞 根瘤原基 根瘤初期,大豆根瘤菌 大豆根,后期 大豆根瘤菌 大豆根(3 3)固氮)固氮由钼铁蛋白及铁蛋白组成的固氮酶系统,大豆供给根瘤糖由钼铁蛋白及铁蛋白组成的固氮酶系统,大豆供给根瘤糖类,根瘤菌供给寄主氨基酸。固定的氮可供大豆一生需氮类,根瘤菌供给寄主氨基酸。固定的氮可供大豆一生需氮量的量的1/21/23/43/4,第一对真叶出现,已结根瘤,第一对真叶出现,已结根瘤,2 2周以后开始周
6、以后开始固氮。接近成熟时固氮量下降。固氮。接近成熟时固氮量下降。寄生寄生共生共生14根瘤侵入分: 根毛侵入根毛侵入 表皮细胞侵入表皮细胞侵入根瘤侵入方式根瘤侵入方式 15(4 4)影响根瘤生长因素:)影响根瘤生长因素:光照 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影响结瘤和固N温度 影响根瘤菌的存活和固N效率, 最适温度25 水分 最适水分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肥料 氮素 磷素 微量元素 钼、硼、铁 162.2.茎和分枝茎和分枝茎(茎(坚韧、粗硬坚韧、粗硬) 胚轴胚轴由节和节间组成,第一节叫子叶节子叶节,第二节是单单叶节叶节,以后各节是复叶节复叶节。叶的腹部有腋芽腋芽:上部 花芽 下部 分枝分枝又分:一级
7、分枝二级分枝茎和分枝主茎分枝17大豆的茎大豆的茎有绿色绿色与紫色紫色两种。绿茎开白花,紫茎开紫花。茎上生茸毛 。根据主茎生长形态,大豆可分为: 蔓生型 野生大豆 半直立型 无限结荚习性的大豆 直立型 有限结荚习性的中早熟品种18大豆的茎大豆的茎按分枝的多少、强弱,又可将株型分为为主茎型主茎型中间型中间型分枝型分枝型 193.大豆叶片大豆叶片属于双子叶植物,大豆叶分为: 子叶 豆瓣 单叶 在第二节上先出现2片对生单叶 复叶 第三节上出生片复叶 复叶有托叶、叶柄、三片小叶组成子叶单叶复叶204.大豆的花大豆的花着生在叶腋间或茎顶端,为总状花序,自花授粉 按花轴(花序的主轴)长短分为三种类型 (1)
8、.长轴型 花轴长在10cm以上,着生1040朵花, (2).中轴型 花轴长在310cm之间,轴上着生10朵花左右, (3)短轴型 花轴较短, 21|大豆的花具有典型蝶形花的构造。大豆的花具有典型蝶形花的构造。|由苞片、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由苞片、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花色分紫花和白花花色分紫花和白花 .|上午开花多上午开花多 ,每朵花开放时间大约每朵花开放时间大约2h2h左右。开左右。开花与外界条件有关。花与外界条件有关。 花冠花萼龙骨瓣雄蕊雌蕊翼瓣旗瓣225.大豆的荚和种子大豆的荚和种子(1 1)荚的结构)荚的结构荚荚 受精的子房受精的子房荚的形状有直形、弯镰形和不同程度的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豆 栽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