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与治理.ppt
《国有企业改革与治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改革与治理.ppt(5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国有企业改革与治理国有企业改革与治理第一节第一节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问题国企改革的简单回顾v19791986: “放权、让利”阶段,主要内容:利润留成、盈亏包干、以税代利 v19871993:完善经济责任制时期 ,主要内容:承包制和租赁制、企业自主权、厂长负责制、政企分开v19941997:企业制度创新时期,主要内容:公司制、出售产权、股份合作制以及过渡形式(租赁、托管、兼并、破产)。 v1998年战略性改组时期,主要内容:优化结构、资产重组、抓大放小国企低效率及其解释v国有企业低效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电信、石化等少数垄断部门外,与私企、外企相比,大多数国有企
2、业经营不善、效益不佳v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利改税”、经营责任制(如承包、租赁)、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改革v国有企业的改革到目前为止并不算成功,但改革的不断实践加深了人们对国有企业的认识,时至今日,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国有企业的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原因1:委托-代理问题v个体私营企业:所有者就是经营者,有足够的积极性把企业经营好v规模较大的股份企业:所有者大都已不能自己经营企业,必须委托一个有才能的人经营管理企业,我们说产生了“所有权” 和“经营权”的分离v这时所有者(老板、股东、东家、委托方)必须确信,经营者(总经理、掌柜、代理方)必须有能力并且有积极性,为自己赢得利润,尤其不能谋取私
3、利v这个问题表面上很容易解决:一是平时对总经理进行严格监督。二是当企业经营好时,所有者(股东)给予经营者(总经理)奖励;经营业绩不好时,给与惩罚,或干脆解雇,这样经营者就有足够的激励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v但实际情况往往要复杂得多,比如:没人监督:股权分散,老板太多,如许多上市公司,持有股票的人很多,每个人只持有很小的股份,每个股东都想,其他股东会监督总经理,我就不管了;但每个人都想这样“搭便车”,结果是没有人去监督总经理监督失效:总经理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企业了如指掌,有时候谋取私利甚至腐败,外人无法发觉;更有甚者,企业经营不好,可以造假账,让股东以为企业经营很好。股东和外部监管者(比如证
4、监会)由于不能掌握企业的所有信息,很容易被蒙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v委托-代理问题很普遍,只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其他企业,不管是中国公司还是外国企业,都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即使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这个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如美国股市的监管公认是全球最规范、最严格的,但也冒出了“安然事件”(经理人员造假账蒙骗股东)v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更复杂,原因有两个Cause1:多重委托-代理问题Cause2:政策性负担问题Cause1:多重委托-代理问题全国人民(所有者)政府国有企业经理(经营者)第一层委托代理委托方代理方第二层委托代理代理方委托方全国人民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
5、,他们委托政府人民的合法代表管理国有企业;政府进一步委托国企领导人经营国有企业,形成了多重委托-代理关系,考虑政府内部存在上下多个级别,事实上委托-代理关系更复杂每多一层委托-代理关系,监督难度就增加一点,代理方损害委托方利益的可能也就增加一点,最终国有企业的发展就可能完全违背其最终所有者和委托人人民群众的初衷Cause2:政策性负担问题v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不好,股东可以名正言顺地解雇总经理;尤其是上市公司,如果经营不善,股价大跌,就可能被恶意收购,管理人员可能被集体“炒鱿鱼”v国有企业经营不好,是否可以因此解雇总经理呢?v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很有可能冤枉好人。比如有的国有企业领导人确
6、实兢兢业业,但企业就是经营不好,原因不在于其个人的能力和积极性,而在于国有企业确实困难重重如人员冗余,但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不让随便下岗;如一些重工企业过去服务于国家计划,改革后产品不再有竞争力,但没有能力更新改造,我们称之为“政策性负担”v国有企业经营不好时,既有可能是总经理能力不够、积极性不足、甚至腐败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历史负担造成的问题是对一个具体的企业,很难做出区分,于是造成:能力不够、积极性不足、甚至腐败的总经理可以搬出“历史负担沉重”的理由,不能被及时发现或被处罚、解雇原本有能力、有积极性、不腐败的总经理会想,如果经营不佳甚至腐败,我也不会受到处罚,因此有可能变得消极、甚至腐败v因
7、此,政策性负担加重了委托-代理问题,使我们对国有企业经理很难进行真正的、有效的监督原因2:总经理权威问题v国有企业经营不善的第一个原因我们将之归结为委托-代理问题:即认为很难监督国有企业领导人,因此其腐败的可能要大大高于其他企业v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国有企业的领导人绝大多数是想经营好企业的,也有能力,但问题是缺乏足够的权威和行政资源,比如:私营企业的老板或总经理认为某个员工、中层、甚至高级管理人员能力不够、热情不足时,可以:减薪、降职、解雇,但一个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很难具有如此高的权威和行政资源,顾虑较多成功的私营企业一定有一个融洽、和谐、紧密合作的领导团队,但国有企业的某个副总或书记可能就是
8、上级派来监督总经理的,合作困难其他原因v如政企不分,政府干预过多;国企领导人选拔考核任用制度不合理;年薪太低;国有企业所属的行业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等等。不过前两个原因是根本性的。结论v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有复杂的体制背景,但最直接的原因出于两个方面:领导层(总经理)的激励和监督问题领导层(总经理)的权威问题当前国企新问题v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内部人控制和国有资产流失v国企垄断与利益集团第二节第二节国有法人治理机制国有法人治理机制1 1、为什么要进行公司治理、为什么要进行公司治理? ?当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关注的公司治理问题当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关注的公司治理问题东欧转轨经济国家公司治理问题的出现东欧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有企业 改革 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