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影像学诊断.ppt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影像学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影像学诊断.ppt(9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概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该病除了先天性因素之外,后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可以预防的,因此1992年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将其更名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DDH是最常见的四肢畸形,新生儿发病率在1%左右,男女之比1:5,有家族史的则增加20%的机会,受累髋发生率依次为左髋、双髋、右髋。流行病学 Barlow(1962)发现初生时1.08新生儿有髋关节不稳定,超过3.5天减少一半,自然治愈率58。 Ramsey(1976)检查了2.5万婴儿发现,新生儿存在100髋关节不稳定,这只是先天性因素,并不完全发病。 病因学一、解剖结构欠缺有研究显示新生儿出生时
2、髋臼深度变浅,致使髋关节不稳定,是本病的解剖学欠缺。对胎儿的解剖观察发现,髋臼深度值(臼深指数/髋臼直径100)从胎儿4月的67.8,至出生时下降至46。胎儿髋关节髋臼指数从16周的60至新生儿降至43.3,而园韧带长度增长3.1倍,髋臼深度只增长1.8倍。已知维持髋关节的稳定主要有三大因素:髋臼直径、深度与股骨头的比例,髋臼深度与园韧带长度的比例,髋关节周围肌肉。只要有两个因素异常即可影响髋关节的稳定性。二、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在发病中有一定作用,患儿有家族史的是没有家族史的7倍。三、激素学说分娩时母体分泌大量雌激素,髋关节处于松弛状态。四、机械因素臀位产使髋关节在异常的屈曲位置上遭受机械压力
3、,容易引起股骨头脱位,并进一步引起局部生长发育的异常。五、宫内异常 1、羊水过少、巨大儿发生率高宫内空间狭小,胎儿活动范围减少。 2、女性比例高女孩对母体内的韧带弛缓素敏感。病理主要改变是脱位后的继发性变化,如髋臼浅,前倾角大,是符合“头臼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先决条件”的Harris定律。随着年龄增长,病理改变日益加重,此点为动物实验所证实,它间接的证明本病不是先天性的。髋臼:髋臼前、上、后缘发育不良,平坦,变浅,其中脂肪组织、圆韧带充塞其中。最终脱位的股骨头压迫髂骨翼出现凹陷,假臼形成。股骨头:股骨头骨骺出现迟缓,发育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股骨头失去球形而变得不规则。股骨颈:变短变粗,前倾角加大
4、。盂唇:在胚胎发育至78周时,间质细胞分化形成关节囊和盂缘,当受到任何刺激均可使正常间质停止吸收出现盂唇。盂唇在盂缘上方常与关节囊、圆韧带连成一片,有时呈内翻、内卷状影响股骨头复位。圆韧带:改变不一,有的可拉长、增粗、增厚,有些病例部分消失或全部消失。关节囊:松弛,随股骨头上移而拉长、增厚,关节囊前方髂腰肌经过处出现压迹,严重呈葫芦状,妨碍股骨头复位。骨盆:单侧脱位骨盆倾斜。双侧脱位骨盆较垂直、前倾。脊柱:单侧脱位由于骨盆倾斜出现代偿性脊柱侧弯。双侧脱位由于骨盆的垂直,腰生理前凸加大,臀部后凸。肌肉和肌膜:随着股骨头的上移脱位,内收肌、髂腰肌紧张,臀肌、阔筋膜张肌的不同程度的挛缩。分型髋关节脱
5、位可分为两大型。一.单纯型 1. 髋臼发育不良型 2.髋关节半脱位 3.髋关节脱位二.畸形型1.髋关节发育不良 又称为髋关节不稳定,早起常无症状,生后有很高的比例呈现髋关节不稳定,X线常以髋臼指数增大为特征,有的随生长发育而逐渐稳定,有的采用适当的髋关节外展位而随即自愈,但是也有少数病例持续存在着髋臼发育不良的改变,年长后出现症状,尚需进行手术治疗。2.髋关节半脱位 该型股骨头及髋臼发育差,股骨头向外轻度移位,未完全脱出髋臼,髋臼指数增大。它既不是髋关节发育不良导致的结果,也不是髋关节脱位的过渡阶段,而是一个独立的类型,可以长期存在下去。关节造影观察手术中发现,在髋臼的外方形成一个膜样隔膜而限
6、制其完全复位。3.髋关节脱位 是指髋关节完全脱位,为最常见的一型,股骨头已完全脱出髋臼,向外上、后方移位,盂唇嵌于髋臼与股骨头之间。该型根据股骨头脱位的高低分为三度。度:股骨头向外方移位,位于髋臼同一水平。度: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相当于髋臼外上缘部分。度:股骨头位于髂骨翼部分。 脱位的分度标志着脱位的高低,对手术前牵引方法的选择,治疗后合并症的发生以及预后均有直接关系。双髋关节半脱位右髋关节度脱位、左髋关节半脱位双髋关节脱位度右髋关节脱位度畸形型 均为双侧髋关节脱位,双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僵硬,不能屈曲,双足呈极度外旋位,为先天性关节挛缩症。有合并并指、缺指、拇内收畸形。该型治疗困难,疗效不佳,均
7、需手术治疗。临床检查 DDH患儿站立和行走较晚,婴儿期未行走时表现为大腿内侧皮纹不对称,双下肢不等长,患侧臀纹升高或较多。Ortolani检查外展受限、可感到股骨头滑进髓臼或听到弹响,Barlow检查有半脱位和后脱位。 行走后单侧者表现跋行,双侧者行走左右摇摆如鸭步。体查患肢缩短,臀纹不对称,会阴部加宽。患肢股骨头凸出,髓外展受限,曲(Trende-lenbrg)氏征阳性,牵拉推送患肢,股骨头可如“打气筒”样上下移动。 倘若每个新生儿出生后均能做常规检查,在37天内明确诊断而进行治疗,其疗效最理想。 1岁内明确诊断,可成功治疗,日后X线检查可完全正常,说明早期诊断的重要性。1.新生儿期检查法
8、1.1外观与皮纹:髋脱位时大腿、小腿与对侧不相称,臀部宽,腹股沟褶纹不对称,患侧短或消失。臀部褶纹亦不相同,患侧升高或多一条,整个下肢缩短,且轻度外旋位。1.2股动脉搏动减弱: 腹股沟韧带与动脉交叉以下一横指可扪到股动脉,股骨头衬托股动脉,搏动强而有力。股骨头脱位后股动脉衬托消失,搏动减弱,检查需两侧对比观察。1.3 Allis征: 新生儿平卧、屈膝85度90度,两足平放床上,两踝并拢可见两膝高低不等(患侧低于正常侧)。对于单侧髋关节脱位有效。1.4 Barlow试验(弹出试验):是诊断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不稳定的可靠方法。1.5 Ortolani征(外展试验): 此法可靠,是新生儿普查的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育 髋关节 脱位 影像 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