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篇)电信诈骗致群众一封信材料汇编.docx
《(14篇)电信诈骗致群众一封信材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篇)电信诈骗致群众一封信材料汇编.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电信诈骗致群众一封信材料汇编(14篇)篇1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好!目前电信诈骗事件频发,为切实保障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提升识诈防骗能力,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行为的发生。一、假期针对学生群体的常见作案形式和手段1、冒充好友诈骗:通过QQ或者微信以各种紧急的理由向你借钱,提供假的银行转账截图引诱受害人转账。2.游戏诈骗:通过抖音或者游戏公屏等发布低价游戏商品的信息,诱导当事人前往所谓的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账号交易,待受害人提现时,以解冻费等借口要求转账,或是要求在没有三方保证的平台直接转账,待交易完成追回游戏账号并将受害人拉黑。3、红包返利诈骗:在社交平台发布类似“转账888
2、返1888”的信息,待转账后引诱箕加大转账或直接拉黑。4.网络购物诈赚:在网络平台发布低价商品信息引诱受害人购买,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线下直接交易,待收到货款后将受害人拉黑。二、针对教师和家长的常见作案形式和手段1 .冒充子女缴纳培训费诈瞬:在QQ或者微信上冒充受害人子女QQ,以报培训班急需缴费为由,诱使受害人往所谓的学校银行账户转账。2,冒充老师收费诈骗:在学校班级家长微信群或者QQ群里,冒充班主任头像、昵称,以缴纳学杂费、学习资料费等为由发送收款二维码实施诈骗。3.网络贷款诈赚:声称需要先交手续费、会员费才能贷款,或是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导致账号冻结需要交解冻费、保证金等。4、冒充公检法诈骗:
3、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医保局,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费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帐户”的,就是诈骗。5.投资平台诈骗:通过QQ、微信等添加受害人为好友,随后将受害人拉入所谓的“股票交流群”等,通过群里“老师”的推荐吹嘘,以“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等为诱饵,诱使受害人扫描二维码下载安装各种名称的投资APP进行转账投资,从而达到诈骗钱财目的。6、购物退款诈骗:声称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主动提出退款,要求在指定链接内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账号、验证码或者声称将退款打入支付宝备付金,后以多退款需退还为由诱导受害人前往各大贷款平台
4、贷款后转钱到对方账户。三、在此提醒广大师生和家长朋友:1、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坚信无端的返利都是骗局。2、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的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3、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4.遇到中奖、电话欠费、退税、涉嫌违法犯罪等内容的电话、信息时,不要相信,不要理睬,不回复信息,不轻易打开不明年接、下载软件,不轻易用手机扫二维码。5、家长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或网络支付端的密码,不要随意泄露,特别是家里的孩子。6.如遇班主任在QQ、微信群收费情况,应先向学
5、校或班主任电话确认,避免被骗。四、发现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提高警惕,预防各路诈骗!其实,识别骗术并不难,同感分享几点防范方法:(一)及时下栽、启用国家反诈中心APP1.下载方式:在应用商店搜索“国家反诈中心”并下载。2.该款app集合报案助手、举报线索、诈骗预警、反诈宣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二)记住一个电话“96110”1 .“96110”是全国公安机关反诈骗预警劝阻专线,专门用于对群众的颈警劝阻和防范宣传等工作。当你接到96110拨打的电话时,一定要及时接听,耐心听
6、取劝阻员的劝阻,避免上当受骗。2 .“96110”来电一定要接听,这说明您或您身边的人可能正在遭遇诈骗。(三)借款、转账核实身份如果是熟人、朋友发来的,务必要先电话核实;若不小心上当受骗,及时向公安机关(可拨打110)咨询或报案。(四)防电信诈骗“五不一打”1.不点:不明短信链接不要点。3 .不怕:冒充公检法诈骗。4 .不信:转账指令不轻信。5 .不贪:积分兑换现金不要贪。6 .不转:不核实清楚,千万别转账。(五)防电信诈骗“六个一律”1 .接电话,遇到陌生人,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2 .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3 .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XX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一律挂掉。4 .
7、但凡让我点击链接的所有短信,一律删掉。5 .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6一提到“安全账户”一律挂掉。(六)防电信诈骗八个凡是”1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骗子。2 .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骗子。3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都是骗子。4 .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都是骗子。5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都是骗子。6 .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骗子。7 .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调查的,都是骗子。8 .凡是叫你登陆网站查看通缉令的,都是骗子。请家长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以上内容,家校携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XXX20x年XXX月XX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 电信 诈骗 群众 一封信 材料 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