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阴影下的区域主义:背景、困境与展望.docx
《现实主义阴影下的区域主义:背景、困境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实主义阴影下的区域主义:背景、困境与展望.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现实主义阴影下的区域主义:背景、困境与展望摘要:现实主义与区域主义正在取代全球主义与区域主义成为区域主义研究的重大命题。带有“弱现实主义”色彩的体系背景与时代背景塑造了当前的区域主义实践,并使后者充满困顿。首先,现实主义背景下的国家奉行现实主义理性思维,限制了区域主义实践进程;其次,现实主义背景下的大国竞斗态势日益激烈,撕裂了既有的区域发展格局。面向未来,全球治理的紧迫性、边缘国家的强势崛起为打破区域主义的退化提供了契机,区域主义的未来实践,需要摆脱单纯的“特定支持”,寻求“散布性支持”的合法性源泉。关键词:区域主义;现实主义;国家主义;合法性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是国际秩序研究框架之下的两大议题
2、。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同时作为理论和现象的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进展。既有研究多集中探讨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内在张力,虽然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存在着诸多矛盾,但从根本上说,冷战之后两者都将自由主义作为其理论底色,其内在逻辑基本相同。2010年以来,“逆全球主义”思潮蜂越,现实主义回归国际政治文化。对现实主义与区域主义关系的考察,正逐渐取代全球主义与区域主义,成为区域主义研究的重要命题。本文拟在现实主义理论逻辑的基础上,阐释现实主义色彩的国际政治现实对区域主义实践进程的影响,以期对探究区域主义发展前景、更好推进区域主义实践有所裨益。一、区域主义及其实践区域是指由地理关系和一定程度的相互
3、依赖而连在一起的一些国家1o该界定强调了区域的两重特性:首先是地缘临近性,相同的地理空间是形成区域的基础,能够为空间内行为主体互动的产生提供纽带;其次是空间内行为主体的互动性,行为主体以地缘为纽带进行各个维度的互动,这种互动产生了区域层面的认同、身份和组织秩序,最终推动“区域”这一空间概念的形成。区域主义为基于区域基础之上的国家间建立联系或形成组织的思想或理论2,是指在互利基础上,有地缘联系或地域相近的有关国家、地区或机构参与的一种持续的多边合作思想或理论,其多边合作既可以是正式的、紧密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松散的3402。区域主义自冷战初期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其间不断得到其他理
4、论滋养,并与现实实践高度互动。在该理论形成之初,区域主义明显受到现实主义的影响,早期区域主义被视为“主权原则的堡垒”4,区域合作是主权之间的联合,目的是各主权国家借助区域主义力量增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实力,提升主权国家的自主性,抵抗来自大国的渗透。20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区域主义组织的建立和区域主义实践的展开,区域主义理论转向对区域主义发展路径的探讨,高度关注欧洲一体化进程,新自由主义的功能主义、新功能主义等理论都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区域主义理论朝着自由主义理论的内涵迈进,强调削减内部壁垒、发挥区域内比较优势、推动议题间溢出效应与相互联系。20世纪80年代后期,两极对抗逐渐消解,国际社会出现
5、两大现象:一是全球范围的经贸关系正式建立;二是西方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价值观念向世界渗透,在这两大现象的影响下,“新区域主义”“介入性区域主义”登场。新区域主义理论就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民族主义与跨区域联动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并影响着区域主义实践的进程。在新区域主义的各类议题中,受到广泛关注的是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张力问题。冲突论者认为,区域主义导致区域集团林立,彼此对立的区域集团相互纠缠,割裂全球市场,进而引发“意大利面碗”效应5o但多数国内学者仍对两者关系持积极态度,认为无论区域主义还是全球主义都是以自由化、市场化为导向的,都将自由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底层逻辑。“意大利面碗”效应将区域
6、主义狭隘化,否认了区域间联通的存在,以联通为基础的区域发展不仅不能阻碍全球化进程,还能够充当全球化道路上的垫脚石。区域合作可以在彻底的全球安排来临之前为区域内国家的“安全、发展和和平承担更大的义务”3427,新区域主义甚至还有助于“遏制消极的全球主义”6。总之,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在自由主义的旗帜之下是互容的。以冷战作为起点,区域主义的实践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冷战初期区域组织的建立属于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区域主义实践主要表现为应对外部箭权压力的防御式反应,目的是政治性的,表现形式以主权之间的经济合作为主。霸权阵营格局变动与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为这一轮实践提供了条件,霸权阵营的格局变动使得沦
7、为所谓“第二世界”的国家得以摆脱传统的制衡互动模式,出现了联合的可能;二战后的民族解放首先使得亚非拉区域的国家真正获得了国家主权,摆脱了大国的单向度操纵,同时巩固既得主权的目的也促使这些国家出现了区域内联通的动机。此外,格局的变动和第三世界国家主权的获得也使得世界不同区域之间摆脱了原有的殖民互动模式,激发了对新的区域间互动模式的探索。在内容上,这一阶段的区域主义实践包括两大阵营内部次级区域的联合和第三世界区域的联合,就前者而言,如欧洲的一体化组织;就后者而言,如美洲国家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和非洲统一组织等。区域组织建立之后,区域主义实践进入到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实践以区域内部整合为主,区域内
8、的合作化水平得到提升。推动这轮内部整合的动力来自内外两个层面:外部表现为全球范围的区域主义潮流和西方模式在世界的示范。外部压力使得各区域尤其是国际体系的边缘区域意识到了强化联合的必要;就区域内部而言,各国也具备提升内部合作水平的意愿,以便降低交易成本,密切经济联系,增强本国的经济发展动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两大阵营对抗逐步消解,以美国为模板的体制和文化开始向全世界传播,世界开始真正联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区域主义实践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新区域主义理论指导了本轮实践,使之呈现出组织活动范围扩大、组织目标更加多元、美国价值渗透明显和主权干涉意向强烈的特点。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出发,冷战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实主义 阴影 区域 主义 背景 困境 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