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农村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docx
《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农村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农村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推进三产融合助力农村发展一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示范园概况】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核心区位于五原县八里桥,基本辐射带动五原县全域。示范园总人口11.4万人,总面积15.9万亩,以葵花、肉羊、肉鸡、果蔬、玉米、奶羊六大产业为主导,总投资74.312亿元。示范园的产业定位是以农业种养殖为基础,以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抓手,围绕“天赋河套、世界共享”主题,争当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排头兵,建成集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线上交易、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多业态复合型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紧密围绕“现代园区
2、+特色产业+新型经营主体+电子商务+特色小镇+乡村旅游+三农服务”的“七位一体”三产融合发展思路,全面实施百企百园”工程,培育引进142家“农字号”企业,建设各类农牧业园区138个,其中规模以上20多个。2020年,园区思产值约56亿元,葵花、肉羊、肉鸡、设施蔬菜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比重为85%以上,二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为75%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5:1,电商销售额达到8亿元以上。形成了订单合同、“农企银”协作、科技支撑、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光伏产业带动等多种形式的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模式,结成联结鞋条902个,带动农户3.8万户(约11.4万人),2020年示范园内农
3、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20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5%o图片示范园葵花种植基地一、主要亮点(一)强化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葵花产业依托三瑞公司建成全国首家向日葵技术研究院和全国最大的葵花种子交易市场,自主研发食用向日葵品种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五原向日葵”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入选全国百个农产品品牌名录;年种植葵花100多万亩,产量4亿斤,全国每7粒食用葵花籽就有1粒来自五原,获评全国向日葵产业示范基地;培育葵花加工企业联合体86家,年加工能力8亿斤,出口1.6亿斤,被列为全国唯一一家出口葵花籽仁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依托金麦、蒙龙等企业,年生产葵花加工机械100o台(套);建成全
4、国最大的葵花交易市场,年交易量6亿斤,成为全国葵花籽集散和价格形成中心;建成全国首个葵花博物馆和独具特色的葵花主题公园、葵花小镇,形成集种子研发、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市场营销、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葵花全产业链,年产值23亿元,成功承办世界向日葵产业论坛。(二)发挥集中集群发展优势,大力发展肉羊产业以打造国家级核心育种场为目标,建成羊业研发中心、反刍动物研究中心,推广胡羊品种,巴美肉羊获评全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肉羊品种;建成金草原、力农、青青草原等规模养殖场152家,整村推进示范社280个,标准化养殖示范户2.1万户,年养殖肉羊500多万只、出栏300万只,形成年出栏百万只肉羊生产联合体;拥有屠宰厂7
5、家,年屠宰能力290万只,拥有饲料加工厂7家,年加工能力80万吨,拥有有机肥厂6家,年生产能力20万吨;建成活羊博物馆、羊文化博物馆,构建起集种羊繁育、饲料生产、肉羊养殖、有机肥制造、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循环经济全产业链,年产值25亿元。(三)创新全产业链循环模式,大力发展肉鸡产业依托内蒙古润海源实业有限公司子公司五原县润海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52.1亿元,建设玉米种植、粮食仓储、油脂加工、饲料生产、种禽繁育、雏鸡蜉化、肉鸡养殖、屠宰分割、冷藏销售、熟食加工、有机肥生产和鸡文化产业12个板块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肉鸡项目。目前,建设种鸡存栏300万套、孵化1.8亿羽、商品肉鸡存栏3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进三产融合 助力农村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 推进 三产 融合 助力 农村 发展 内蒙古 巴彦淖尔 五原县 国家 产业 示范 创建 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