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四五”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
《安徽省“十四五”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十四五”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规划.docx(6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十四五”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规划开发区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对促进体制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开放型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四五”时期,我省进入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新发展阶段,必须充分发挥开发区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发展路径,引领全省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有关政策文件,制订本规划。本规划是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南,是明确全省开发区发展方向、空间格局和管理体制的重要依据。本规划所指开发区包括我省由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及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别政策区。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第一章发展基础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我省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根据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数据成果,截至2020年底,全省开发区实际管理范围面枳为3455平方公里,核准范围内建成区总面积为621.4平方公里,整体建成率为58.1%o截至2021年8月底,我省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31家,其中国家级经开区13家,国家级高新区6家,海关特殊监管区5家,省级经开区88家,省级高新区14家,特别政策区5家。区内集聚“
3、四上”企业2万余户,常住人口750万人。第一节发展成就“I三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我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全省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规模能级不断提升。五年来,全省开发区经营销售收入达4.55万亿元,年均增长7.5%。截至2020年底,全省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630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3.4%o培育形成千亿级园区8家,五百亿级以上园区25家。全省开发区主导产业集中度达46%。合肥经开区、合肥高新区、芜湖经开区等在全国各类开发区综合考核中位居前列。创新引擎动力更足。五年来,开发区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
4、主战场M展示台截至2020年,全省开发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分别超7000家和5000家,占全省90%左右。以开发区为载体,大力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形成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3%,比全省高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保障有力。2020年,全省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9773.1亿元,开发区己建成工业用地面积近900平方公里。“十三五”以来,开发区路网通达度明显改善,标准化厂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信网络设施配套全面升级,基本实现网络光纤到企、到户,建成一批5G基站。依托开发区建成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I(M家,物流、商业、娱乐休闲等服务配套日益完善,
5、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开放合作步伐加快。开发区在我省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中作用进一步凸显。202()年,全省开发区进出口总额超590亿美元,占全省79.7%O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4.8亿美元,占全省79.1%,吸引了一批跨国公司和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新苏滁高新区、皖苏产业合作园区、宿徐现代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南北合作共建园区成为区域协调重要平台,国际合作产业园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成效突出。开发区绿色生态环保理念明显增强,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沿江“1515”岸线分级管控有序实施,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深入推进。能源供给结构大幅优化,年度节能减
6、排任务顺利完成。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6.8%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11个。集约集聚水平提高。开发区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和单位土地面积销售收入不断提高。全省开发区核准范围内建成率为58.2%,建成区范围内工业用地率为56.4%综合容积率为0.91,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为0.95,在长三角处中等水平。“标准地”改革正式启动,截止202()年底已完成土地出让3094.34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水平逐步提升。项目代办制、网上审批制全面推行,实现“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区域评价和“多评合一”、企业投资承诺制改革、法定机构改革、“
7、一园多区”“跨区托管”试点、“飞地经济“试,点:、“标准地”改革试点、创新型智慧园区等系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一批标志性改革成果形成。全省开发区建设在取得较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短板和弱项。一是整体实力不足。我省开发区经营销售收入仅相当于上海的38.2%、江苏的21.3%、浙江的38.6%。126个开发区中,仍有IOI个开发区销售收入规模在500亿元以下,其中28个开发区规模不足100亿元。1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12个没有销售收入规模超200亿元的主导产业,7个没有行业头部企业落户,与沪苏浙国家级开发区千亿级产业、百亿级企业密集的现状对比差距明显。二是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主导产业的首位效
8、应不明显,部分开发区仍以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产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头部企业偏少,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不足。开发区间产业协作能力不足,集群集约发展程度不高,产业布局割裂化、碎片化、同质化现象仍然存在。三是创新支撑能力不足。部分开发区人才等创新要素缺乏,仍然以土地和低成本劳动力等初级要素投入拉动。与沪苏浙等省市开发区相比,产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短板明显,对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力不够。四是资源节约集约使用水平不高。开发园区单位产出较低,用地效益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及沪苏浙地区还有较大差距,资源节约集约使用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开发区存在批小建大、批建不符的现象。五是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十四 开发区 质量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