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基层治理座谈会讲话.docx
《城乡基层治理座谈会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基层治理座谈会讲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城乡基层治理座谈会讲话一、正确认识基层治理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的关系(一)基层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城乡基层主要指的是农村的乡镇和村、城市的街道和社区。”国家治理在广义上涵盖对国家一切事务的治理,等同于治国理政.其纵向维度,涵盖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以及组织、个体层面的治理.由此可以说基层治理就是涵盖基层区域内一切事务的治理.国家推进“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基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基层、聚力建强基层.所以,省委全会决定指出“基层治理是
2、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省、市、县规划安排基层治理任务分别127条137条122条,涉及基层党建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二)明确基层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而城乡、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单元,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也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神经末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作为重要内容专门部署,
3、也是四川城乡基层治理的根本遵循。因此,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主要指向在社会治理,创新的空间和潜力也主要在具体社会事务治理。站在这个意义上讲,基层治理的概念约等于基层社会治理的概念。但它的内涵和外延远远大于政法口一直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也是城乡基层治理办设在组织部的原因所在。(三)把握基层治理与基层党建的关系。“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珞的第一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强调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红线。推进基层党建,是为了
4、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基层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二者相互依存、互促共进,具有内在一致性。基层治理有效是目的,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是方法和途径,基层党建是保证。二、城乡基层治理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现阶段城乡基层治理,聚焦的是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目标指向是固根基、扬优势、被短板、强弱项、建机制、提能力,聚力解决好城乡基层治理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和政策性问题,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新时代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省市县关于推进现代乡村治理、创新和
5、完成城市基层治理、加强能力建设、强化组织领导4个方面一百多项任务十分庞杂而繁重。跳出具体工作思维归纳城乡基层治理的主要任务,主要体现为“四大变革”:(一)推进治理理念变革。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治理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治理成效乃至成败。习近平同志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这是理念上最根本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自觉冲破旧有的治理观念,形成和发展了许多新的治理理念。比如:从“注重管制”向“注重服务”转变,从“以政府为中心”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变;从“权力主体”向“责任主体”转变;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注重经济
6、增长向注重社会公平转变;从封闭式管理向公开透明管理转变等。新时代的城乡基层治理,首要任务是落实现代的治理理念。比如:要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理念,“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要落实“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实施服务供给侧改革,健全乡村服务惠民机制、加快社区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和动态调整机制”;要建立乡镇、村社区权责清单,实行准入备案制度,为基层减负。要落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要求,“构建全业务、全时空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二)推进治理结构变革.以往的社会
7、管理,更多强调政府的权威和绝对地位,呈现出典型的一元化特征。一元管理模式具有很大弊端,政府权力无法触及社会生活的全部,也很难实现信息的完全把控,政府无法逾越自身障碍成为“全能政府”,实践上还容易引起群众的反感,引发不良的社会影响。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社会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价值多元化、利益诉求多元化、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秩序的重建迫切需要第三方力量的参与,以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协作的多元治理格局,从而形成与之相应的广泛的社会公共责任机制。因此,新时代的社会治理结构对应的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公
8、共机构与私人机构之间的协同共进,属于一种多元参与的结构体系。要全面落实“党是领导一切的”要求,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共治体系”,实现“共治共建共享”。比如:在农村要“完善党组织领导村级治理的体制,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同步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在城市,要“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机制,强化县、乡镇、社区党组织三级联动。全面推行社区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构建协同联动的社区治理架构”。要深入拓展区域化党建,全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乡 基层 治理 座谈会 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