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1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docx
《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1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1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11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披露,引导上市公司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下统称法律法规)和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引。第二条上市公司应当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活动中,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健全公司治理,不断提高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公司治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回报能力,促进上市公司和经济社会
2、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强化对经济、社会、环境的正面影响。第三条北交所上市公司可以按照本指引及本所相关规定自愿披露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或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以下统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中涉及本指引规范的内容规定范围的,需与本指引的相关要求保持一致。根据本指引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上市公司以下简称披露主体。第四条披露主体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按照本指引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与年度报告同时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报告主体和期间应当与年度报告保持一致。第五条披露主体应当结合自身所处行业和经营业务的特点,在本指引设置的议题中识别每个议即是否对企业价值产生较大影响(以
3、下简称财务重要性),以及企业在相应议题的表现是否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以下简称影响重要性),并说明对议题重要性进行分析的过程。除本指引规定应当披露的可持续发展议题外,披露主体还应当结合所处行业特点、行业发展阶段、自身商业模式、所处价值链等情况,识别并披露其他具有重要性的议题。第六条披露主体披露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应当客观、真实地反映披露主体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不得进行选择性披露,不得与依法披露的信息相冲突,不得误导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应采用公认的国际、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等规范要求的术语、单位和计量方法,且数据的测量与计算方法应当保持前后一致,使投
4、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验证披露主体所披露的数据和信息、,便下对披露主体不同时期的量化数据和信息进行纵向比较以及对不同披露主体的信息进行横向比较:(二)涉及数据引用的,应当注明来源,涉及专业术语的,应当对其含义作出通俗解释:(三)数据的测量与计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披露主体应当对相关数据进行追溯调整,并说明调整前后计算方法的变化情况与原因。披露主体应当提高可持续发展相关数据收集、核算与分析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质量及数据的可靠性与可比性。第七条因相关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由于其他特殊原因,披露主体无法按照本指引个别条款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披露可能损害披露主
5、体利益,或者确不适用相关条款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披露内容或者采取替代措施,但应当充分说明原因。其他法律法规对披露主体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作出强制性披露要求的,不适用前款规定。第八条披露主体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碳排放、碳减排目标等需要估算的信息或预测性信息的,应当基于合理的基本假设和前提,不应采取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假设,并对可能影响预测实现的重要因素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预测性信息所依据的假设和前提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及时披露。第九条披露主体应当关注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关切,本所鼓励披露主体就可持续发展报告了解、征集利益相关者意见,通过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促进与利益相关者的有效交流,提
6、升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质量。第十条披露主体在识别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分析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和机遇对财务的影响以及判断价值链范围、开展情景分析等过程中,应当使用与公司的能力、前期工作成果和资源相匹配的方法收集可合理获得的信息,兼顾成本与收益。第二章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框架第十一条披露主体拟披露的可持续发展议题同时具备财务重要性和影响重要性的,应当围绕下列四方面核心内容对拟披露的议题进行分析和披露:(一)治理,即公司用于管理和监督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的治理结构和内部制度;(一)战略,即公司应对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的战略、策略和方法:(三)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即公司用于
7、识别、评估、监测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和流程;(四)指标与目标,即公司用于计量、管理、监督、评价其应对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的指标和目标。第十二条披露主体应当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制度,确保公司相关内部机构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可以有效履行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的识别、评估、管理、监督等职能,并披露下列治理相关信息:(一)负责管理、监督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的机构(包括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等)设置情况,包括人员构成、职权范围、工作任务及目标等:(一)上述机构在执行、监督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的战略、制度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三)公司为保障
8、上述机构及时获取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相关信息而建立的信息报告机制,包括报告方式、报告频率等:(四)上述机构监督管理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的目标设定、战略执行、目标实现的情况,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监督程序、监督措施及考核情况等;(五)上述机构在监督披露主体战略实施、重大交易决策、风险管理过程中,将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纳入决策考虑的措施、方法等。第十三条披露主体应当按照本指引第十四条至第十七条的规定,分析和披露应对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嗡和机遇的相关战略。第十四条披露主体应当识别并充分评估可能在短期、中期或长期内对公司商业模式、业务运营、发展战略、财务状况、现金流、融资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证券交易所 上市公司 持续 监管 指引 11 可持续发展 报告 试行 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