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劝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劝学教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劝学教案关于劝学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三)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了人的完善和发展.教学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课型、课时:新课1课时教学手段:黑板、粉箔和投膨片教学设想:1、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
2、或提出来共同解决。2、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3、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一、导语设计:师:这几天有个难题让我吃不好睡不好,大家能帮我想想办法么?师:什么事呢?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乂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师: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教师向学生求教,突出了学
3、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体现了学生式的老师这一课改精神.由此导入,引发学生求知欲.)师:我们已经学过多篇文言文了,那对文言文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来说说?学生回答。(学生参与学习目标制定,益丁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对之进行概括。二、作者及文中人物简介1.作者:司马光(I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2 .孙权(I82252)字仲某,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3 .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4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军师。长资治通鉴是部编年体通史,以史实为纬,以年月为经,按时代顺序记录广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有鉴于往
4、事,资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为皇帝提供统治人民的历史经验。三、竞读课文师:现在请大家各臼大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杳工具书,同时结合注解了解文章大致内容。师:刚才大家读过课文了,现在把书合上,看投影,然后各自大声地流利地明读课文。师:大家读得不错,现在能不能对若无标点符号之课文大声、流利学生读课文?投影片展示无标点符号之课文,训练学生断句停顿之能力。教学干法读为本.读会字音、再加上个快速?试试看!师:我们来个比赛,看看i隹能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课文。学生单读、小组齐读。(读品意味,真正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慈。)四、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师:大家读得很好,我们借助各种参考资料继续了解课
5、文内容,不懂的提出来互相研究,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师:大家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要说说?学生讨论、交流,互相质疑问难。学生边读、边议、边圈点。学生讲述课文内容。学生对文中疑琲提问:学生自答教师引导,(以学生自读、发现、讨论的活动为主,还时间给学生、还主动给学牛.、还思想给学生。培养学生不动学噩不读书的习惯,若提不出问题,教册可就重点词句之理解发问,避免疏漏,强化理解。)1、小组合作翻译课文,每组确定中心发言人,展开比赛,看谁翻洋的最准确,2、抢答题,词语解择选择正确的一项。3、提示古今异义现象。4、揣测人物语气。五、编课本剧,深入课文师:课文有多处对话,但人物的神态、心理并未直接表
6、现出来,现在,假如你是编剧,你怎么来编写呢?假如让你做演员,又该怎么样?小组内先试试。师:哪一组主动来表演一下?师:通过朗诵、表演,你认为文中的人物当时神态和心态如何?师: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对文中任何个人的看法?小组编剧、表演。学生选出代表进行表演。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讨论发言。(本环节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借此深入了解课文意蕴,开阔学生学习课文之大地。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对课文进行品味。对学生的回答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鼓励学生互相解答。)六、联系课文,延伸拓展师: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孙权劝学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说只是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吗?知道了这个故事
7、,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说说?如: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古人在学习上还有哪些说法值得借鉴?师:现在,I可顾一下课前我请大家帮忙解决的问题,试着再帮我劝劝这位同学。师:我们应该带若问题走进课堂,更应该带着深层次的问题走出课堂。根据你的理解和认识,有没有什么新问题呢?比方说大家有兴趣了解更多与孙权、吕蒙有关的事情吗?课文与文学作品一样么?读书使人聪明,老师建议大家课后读读三国演义瓦从中r解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一环节既是照应,同时又是加深和强化,使学生对学习的肃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激发学生兴趣,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达到延伸拓展的
8、目的.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自主解决问题,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七、小结师: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能不能说出来,我们共同分享?学生就自己这堂课的表现发言。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话给予适当肯定和总结,并升华德育教育.八、作业师:课后大家练习背默课文,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另外,我们学过方仲永及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天才少年,那么,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只要你觉得表达出你的意思就行。学生针对课文,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文,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加深和巩固。板书设计: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学习的必要性正面描写现身说法学习的可能性鲁
9、证言行结友而别fw面烘托(板书主要内容,尽可能做到简洁明豳,让学生一目了然。)关于劝学教案2劝学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2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3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二)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三)德育目标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盛”“坚持”“专一”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比喷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嗡之间的内在陕系。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吉出于蓝而胜r蓝”“锲而不合”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
10、?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荷子是如何“劝学”的.1 .介绍荀子学生看课本注,教师补充。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甘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组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母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2 .题解C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
11、的意思.K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荷子文章的艺术风格。二.课文诵读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 .检查学生学音掌握情况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4 .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教师作朗读提示: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至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己”,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椀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
12、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5 .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课文分析1.讨论、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引导学生对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己”.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课文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
13、不可以己”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至枳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惇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2)结合完成“刖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结构组内讨论,全班交潦,教师归纳板书四.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整理、归纳文中的多义词、活用词、特殊句式。第二课时一 .检查背诵二 .整理、归纳文中重要文盲知识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翎洋,以训练其翻译技能。A.字词解释(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习“二)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14、,不且挺者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丹子生非异也(2)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名词作状语:a君子网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梅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1)判断句青,取之于蓝冰,水为之虽有槁暴不犯挺者,稼使之然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I;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3)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三.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推荐发
15、言人,以组为单位提何、交流)(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日”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点拨:用“君子口”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吉”“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J什么问题?点拨:“价”“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3)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学践而里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点拨: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4)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而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点拨:这就强调“网